第(1/3)頁 時間緩緩流逝,轉眼距離莫塵攻陷大梁已經二十天的時間,而在趙國的趁火打劫之下,魏國的形勢也變得越發復雜起來。 黃河北岸朝歌,趙軍大營帥帳。 一位須發斑白的老人端坐帥帳之內,凝視著矮案上的地圖微微有些失神。他身材高大魁梧,略帶皺紋的面容充滿了堅毅,深邃的雙眸沒有絲毫老人渾濁,反而猶如出鞘的利劍般讓人不敢直視。 他身著趙國將軍鎧,僅僅是安靜地坐在那里,卻自有一股堅若磐石般的磅礴氣勢。此人,正是趙國一代名將廉頗。 就在廉頗陷入沉思的時候,一位將軍身上沾染著鮮血,腳步堅定地從外面走了進來,拱手道:“將軍,那假冒的魏國使者已經處理了。” 廉頗聞言,神色平淡地抬首看了他一眼,頷首道:“你可是心有疑惑,本將軍為何要殺了他們。” 中年將領聞言,趕忙拱手道:“末將不敢。” 廉頗擺了擺手,嘆道:“他們自稱魏王的使者,愿以黃河北岸的十八座城池為條件,請求我趙國的援助。 只是如今與我們合作的魏王叔,卻正是以黃河北方的十八城為根基。魏王叔現在匯聚了十五萬的魏國大軍,不日將前來此處與我們會和。此事若是不能果斷解決,被人肆意地傳播開來,魏王叔會如何想?” 那將領聞言,臉上露出恍然之色。 魏王叔以北方十八城為根基,組建了抵擋韓國的復國大軍。他若是知道魏王將自己賣給了趙國,就算不會直接與將軍翻臉,那還不得警惕趙國會不會接收了自己的地盤。 所以此事不論真假,都必須果斷解決,否則必然影響到趙魏兩國的合作。 他想明白之后,臉上露出遲疑之色,低聲道:“可是將軍,我們在大王新喪之日出兵,如今又擅自處決了魏國的使者,到時趙王若是怪罪下來,那可怎么辦才好。” 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自己處決的可是前來請求援助的魏國使者,還是帶著北方十八城這份大禮前來。 最讓將領感到擔憂的事情,還是趙王對大將軍的態度。 趙王登基已經有數日,也冊封了許許多多的大臣。可是在前線領兵十數萬的廉頗將軍,卻好像被趙王遺忘了一樣,至今沒有任何的消息傳來。趙王這般輕慢的態度,讓他們這些廉頗的心腹將領,實在是不能不擔憂。 廉頗想到邯鄲的局勢,眉頭緊皺地搖了搖頭,堅定道:“軍國大事,豈能因一己之私而耽誤。廉頗若是因為顧慮個人前途,而誤了如此絕佳的出兵時機,將來就算是見到了大王,也無言可對啊。” 將領心中嘆了口氣,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 他拱手道:“將軍,有使者自邯鄲而來,自稱是奉大王之命前往大梁,要去勸降韓國大將軍莫塵。他令將軍派遣三千精銳騎兵,護送他們前往大梁震懾韓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