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白鹿書院,書房。 一位身材高大魁梧的中年人,身著傳統的儒家裝束,伏在書桌上默默書寫。其下筆有風雨之聲相伴,停筆有驚雷炸響,字成之時有淡淡的神光在紙張上閃爍,將普通的宣紙渲染的宛若法寶。 狄青在其身旁侍奉,當看到中年人停筆,方才向書桌上的紙張看去。 一個簡單的沉字,猶如巍峨不朽的高山,僅僅是無意中瞥上一眼,就給人一種宛若心頭壓著小山的沉重感。奇異的是,那沉重感并沒有帶來巨大的壓迫,反而讓人頭腦平靜,紛亂的心思紛紛散去。 “漢臣,你觀為師的這字,感覺如何?”中年人正是朱熹,他神色溫和地看向狄青,眼中略帶幾分考究之色。 “筆落驚風雨,字成顯異象。師父的字,已然是大師之境。”狄青認真打量一番,忍不住贊嘆道。 縱觀天下億萬儒生,能夠做到筆落驚風雨的人物不算少數。可要做到字成顯異象,讓每個字都蘊含無上威能,如同道教的符篆般發揮各種神異,則遠不是普通儒道修行者能夠做到。 至少以狄青的認知而言,當代能夠做到這般地步的大儒不超過十人! 當然,這肯定不會算上那些早已經隱世不出的隱士,以及不知道閉關了多少年的老怪物。 “說吧,所來何事?”朱熹笑了笑,沒有解釋太多。 “弟子今天在街上看到了上任大鵬圣子鵬天驕。”狄青恭敬道。 “鵬天驕?”朱熹眉頭微挑,露出詫異之色。他沉默繼續,皺眉道:“鵬天驕雖然已經不是大鵬族當代圣子,但終究是圣者的親侄子。聽說他前些年被混天大圣流放到了昆侖,現在居然出現在這里,看來混天大圣也有些坐不住了。” “師父,那我們。”狄青聽到這里,眼中閃過幾許異色,低聲道。 “我們,自然是繼續等。”朱熹見狄青略顯激動的神色,微微搖頭解釋道:“傻孩子,現在的形勢可不是我們能夠插手。你以為為師當年為何離開大唐,來到偏居一隅的青丘國。是因為怕了公羊與谷梁等學派的打壓,還是因為我理學不為太子等人所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