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世上只有一位大周天帝,活了三世的無上天帝武曌。而大唐大帝已經近乎十二萬歲,終究是到了暮年。雖說大帝的壽命極限是一元會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但那只是理論上的極限罷了。 大帝而今五千年未曾有音信,不論是早有異心的天下萬族,還是本來忠心耿耿的諸公王侯,怕是都要懷疑大帝是否還建在。 而一旦確定大帝隕落,以太子的實力與威望,如何能夠鎮得住那些驕兵悍將? 到時候不說天下萬族會如何,單單那些封土稱王的諸侯們,想來就足以讓大唐徹底崩潰。 “師父英明,還請受弟子一拜。”狄青想著,很快明白了朱熹的謀劃,恭敬道。 朱熹見狄青滿臉恍然之色,并未解釋太多,直接考校道:“哦,漢臣倒是說說,為師英明在何處?” “正如師父所言,大唐早已經暗流洶涌,成為錯綜復雜的大棋盤。而我理學一脈,在大唐這盤棋中沒有任何優勢,不過是一枚可有可無的小卒。如此情況下,我們與其在大唐奮死一搏,倒不如暫且退出棋盤。唯有作壁上觀,我們才能更好的看清棋盤上的大勢,看清未來的大勢。” 狄青滿臉自信,說著對朱熹越發敬佩。 此舉看似簡單,但若沒有大毅力,誰人可以放棄祖傳的萬年基業。若是沒有大智慧,誰人能夠身處局中看清大勢,做出如此英明的決斷。若是沒有大決心,誰人又可以拋棄曾經讓天下矚目的榮耀,成為人們眼中的懦夫,一位可恥的逃兵? 朱熹微笑頷首,道:“漢臣,深得吾心。你現在既然已經明白為師的苦心,也當明白為師為何讓你繼續等。” 狄青點了點頭,再也不見之前的焦躁與興奮。 大帝而今生死未卜,大唐內部暗流洶涌,天下萬族又另有打算。如今看似是平天大圣與趙王趙匡胤前來青丘做客,想要震懾青丘女王蘇阿貍,但何嘗不是各方勢力的一種試探與較量? 只怕,這天下要亂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