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沐云修聽林如風說完之后,對寧孤舟生出了敬佩。 秦州再往北,便是連綿的雪山。 雪山之雪常年不化,到了夏日,外層的雪會化開,匯聚到一起,形成一條河流。 雪山之下,草木繁盛,這條河順著地勢,匯入臨淵,橫穿臨淵。 在這條河流的灌溉下,臨淵沿河的數千里植被茂密,成為一片遼闊的草原。 從某種程度來講,這條河是臨淵的母親河。 寧孤舟沒來秦州之前,雖然那條河流的發源地是在大燕境內,卻沒有人利用這條河。 所有人都覺得那條河是臨淵的,不是大燕的。 寧孤舟最初提出修渠這件事情的時候,反對的人不算少。 因為修渠費人力,還費財力。 而秦州在大燕,那是出了名的窮。 寧孤舟來秦州的時候,雖然帶了不少銀子過來,但是秦州太窮,處處都需要用銀子。 他已經跟成明帝決裂,朝廷是不可能拔銀子給他們修渠。 再則臨淵人一直覺得那條河是他們的,秦州要修渠引水,勢必會引發秦州的臨淵的戰事。 寧孤舟力排眾議,堅持修渠,當時恰好臨淵的鐵騎又跑到秦州來搶劫。 寧孤舟帶著寧長平和之前見到臨淵人就只知道跑的秦州兵馬,把臨淵的鐵騎打得落花流水。 那一仗寧孤舟打得十分艱難,因為秦州的這些兵馬實在是太弱,秦州的那些世家大族也不配合。 他最后雖然贏了,卻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而后寧孤舟以戰養兵,很快就練出了一支兇悍的兵馬,接連大敗臨淵數次。 同時,他還修改了秦州的一系列政令: 屯田,修渠,養兵,養馬。 這些政令初時推行的也是十分艱難,寧孤舟直接帶著人抄了幾家世家大族,才算是平定內患。 到得第二年,秦州的情況才有所好轉,修渠的事情才算是真正提上日程。 林如風感嘆道:“這渠一修就是好些年,十分不易。” “若不是王爺心智堅定,又有雷霆手段,只怕秦州還讓臨淵那群烏龜王八蛋壓著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