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邊陲小鎮(zhèn)的山腳。 蘇念坐在院子里,裹著大到能當(dāng)被子的羽絨服,曬著冬日暖融融的太陽,舒適地瞇著眼。 門被吱呀一聲推開。 院子里的小黑狗率先搖著尾巴迎上去了。 徐硯玨上前,手里提著兩條黑魚,還有一提籃的冬棗。 蘇念起身,接過他肩挎的醫(yī)藥包,說:“又是張大叔家給的?” “嗯,捱不過,說是野生的有營養(yǎng),非讓我拿回來給你燉湯補補。” 徐硯玨把魚和冬棗放下后,掰開一個有點大的肉圓放進小狗的盤里,招呼道:“小黑,今天加餐。” 小狗搖著尾巴,歡快地蹲著把肉圓吃了。 徐硯玨邊喂邊說:“今天有沒有好好看門,我不在家,你可得幫我保護好姐姐。” 蘇念聽他跟小狗碎碎念,撲哧一聲笑出來,“它才幾個月,你天天跟它念叨這......” 徐硯玨站起身,拍拍手說:“小時候村里奶奶都說全身黑沒有一根雜毛的黑狗都有靈性,多念幾遍,它會記住的。” 蘇念想不到徐硯玨這么年輕還受過西方教育,還信這些。 其實她不知道的是,徐硯玨是因為她病了之后,才開始信這個的。 有時候,人已經(jīng)沒有辦法了,就只能求神。 奢望老爺?shù)膽z憫。 蘇念夠慘了,他每天都在乞求上蒼對這個女人好一些,不需要太多,就好一點點就可以。 她健康,爍爍健康,足矣。 蘇念問:“張大叔家的奶奶怎么樣了?” “天氣寒,受了點涼,我給他抓了幾包中藥,應(yīng)該不會有大礙。” “那就好。”蘇念說。 她們來到這個人煙稀少的小山村,已經(jīng)快半年了。 她們逃出來那晚,在車上就決定不出國。 只要出境的話,就算偽裝得再好,不可能不留下痕跡。 往往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她們選擇留在國內(nèi),路上,他們在一家廢車場換了一輛車子,然后一直往西開,足足開了七天七夜。 中途,他們每到一個鄉(xiāng)鎮(zhèn)就會找一個廢車場換一輛車。 途經(jīng)這里,已經(jīng)是換的第五輛車了。 車子輪胎壞了,村口的大叔熱情地讓她們歇歇腳。 然后,大叔找工具來給他們修車,但這個地方從來沒有汽車停下,大叔是個修自行車的,搗鼓了半天也修不好。 徐硯玨便說不修了,本來也是廢車場即將報廢的車子,就算送到汽修店也不一定修得好。 他拿出幾張百元大鈔給大叔,算作對他熱情的感謝。 大叔卻堅決不要,還熱情地留下他們過夜。 夜里,大叔給他們升起篝火堆,村里人口不多,就十幾個,全部都是孤寡老人。 大叔這一戶,還有另一戶,是僅剩的兩對。 他說很快,這個村子就會從地圖上消失,因為沒有年輕人了。 等他們這一幫老的死了以后,這個村子就徹底空了。 晚上,大家都來了,因為好久沒見過年輕人,老人們對他們很熱情,但卻一點不八卦他們的來路,只是讓他們講講外面的世界,現(xiàn)在變成什么樣子了。 那晚蘇念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老人們一口一個‘妞妞’叫她,讓她想到了父母還在世的時候。 夜里,老人誤會他們是夫妻,就給他們專門騰了一間房。 蘇念睡在床上,徐硯玨睡在地鋪上。 蘇念聽著窗外的蟬鳴蟲叫,突然開口:“阿玨,我們就住這吧。” 這個地方,與他們有緣。 他們本來準(zhǔn)備買下這里的一間房,但老人說留下就是緣分,村里有一對百歲老人,同時壽終正寢,這房子不晦氣還很有福氣,就讓給他們小兩口住。 蘇念看了房子,一眼就喜歡上,三間正屋,一口水井,一個大院落里面種了一棵桂花樹,正值夏天,芬芳得讓人暈眩。 他們便在這里住下了。 為了感謝村里的老人,徐硯玨免費幫村里的老人們看病抓藥。 這個村子閉塞,最近的鎮(zhèn)子要一百里多的路,徐硯玨在鎮(zhèn)上買了個摩托,又買了個三輪騎回來。 他算好的,夏天騎摩托,冬天蘇念的身體受不了寒,得坐在三輪里面。 一開始,他們?yōu)榱穗[藏行蹤,整整三個月,都沒有出過村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