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368章 城郊皇陵嗎-《姜承全本免費閱讀》

     book chapter list     姜玲翻閱書中記載,順勢勾畫明確的記錄,于1908年11月15日,剛過七十三歲生日沒多久的慈禧太后因病去世。慈禧對清王朝的統治將近半個世紀,而這也幾乎是上世紀的歷史上,最為黑暗、最為風雨飄搖的半個世紀。盡管當時大清已然是一副列強割據、茍延殘喘的局面,慈禧的葬禮卻沒有受到什么影響,依然不緊不慢地準備著,每一處細節都金雕玉琢、奢華無度。關于葬禮的規格、陪葬的物品,太后在生前就已經下達了許多命令。傳聞將夜明珠置于死者口中,便可保證尸身萬年不朽。慈禧因此而派出許多人去尋找品質上乘的夜明珠。據歷史記載,慈禧下葬時含于口中的夜明珠重四兩二錢七分,價值足足一千零八十兩。而且太后的棺槨,也大有講究,她的棺材是以金絲楠木打造而成,這是當世最為貴重的一種木材。棺材內里有一顆純金打造的球體,重三十余斤。棺木外部包裹著絲綢,絲綢上用金絲繡著代表皇家的龍與鳳。至于陪葬的金銀珠寶、翡翠擺件,那更是數不勝數。為了抬動慈禧和她的陪葬品去陵墓下葬,送葬隊伍浩浩湯湯,見頭不見尾。在這樣隆重的葬禮中,卻發生了幾件極其詭異的事情。相傳,太后送葬當天,更是怪事連連,她的遺體更是臭氣熏天,慈禧的葬禮隆重舉行。從上上京抬著棺材走到清東陵,儀仗隊走了整整5天。第一天出發時還晴空萬里,到了晚上寒風呼嘯,陰風陣陣。仔細看慈禧陪葬的紙人仿佛各個都活了一樣,在寒風中抖動,慘白的臉上浮現猙獰的笑容。相傳太后下葬,李蓮英召集了上京所有的杠子手,總計7900多人,他們或是負責抬棺,或是負責抬紙人和陪葬品,場面極其浩大。而專門負責抬棺的人數就有218人,他們在抬棺的過程中發現,慈禧的棺材非常重。雖然里面有大量的金銀珠寶,但是也不至于讓200多人都氣喘吁吁,同時他們還看到,慈禧的棺材一路上都在滴血,場面詭異嚇人。血跡源源不斷地順著棺槨的縫隙向外流,滴滴答答,十分瘆人。這樣的一幕嚇壞了隨從送葬的大太監李蓮英,然而他并不敢聲張此事,直等到棺槨被送到了陵墓處才敢開棺查驗。棺中的景象讓在場的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太后的棺木剛被打開,一股厚重的香料味夾雜著臭味撲鼻而來。待李蓮英捏著鼻子湊上前去查看,發現棺木中竟然姿態各異地躺著幾十只碩大的老鼠,它們七竅流血、死狀猙獰。縱使李蓮英跟在慈禧太后身邊多年,見識過無數尋常人難以應付的場面,卻依然被眼前的一幕嚇得僵住了。他深知此事不可聲張,不然自己都有可能性命不保,于是他故作淡定地命令手下清理掉棺材內的老鼠尸體,再若無其事地將慈禧的棺槨下葬。為了得知棺木內老鼠的死因,李蓮英偷偷留下了幾只老鼠,暗中尋找了一位外國的醫生對老鼠進行查驗。在對老鼠的尸體進行檢測后,外國醫生明確地告訴李蓮英,這些老鼠死于毒鼠香。聽到這個名字后,李蓮英恍然大悟。原來,慈禧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就開始建造自己的寢陵,派人多方搜羅陪葬的珍寶。但是,在珍寶還沒搜羅完的時候慈禧就去世了。為了滿足慈禧生前對葬禮的諸多要求,眾人只好推遲一年再下葬。尸體停放沒多久就散發出一股難聞的臭味,這必然是不被允許的。因此,在出殯時,李蓮英為了掩藏這股臭味,只好在棺木中放置散發著濃烈香氣的香料毒鼠香。慈禧尸身腐朽的過程中招來了許多老鼠,它們悄悄爬進棺木。棺木掩蓋后,它們逐漸失去空氣,又吸入大量毒鼠香而無處可逃,最終只得死在慈禧的棺木中,死狀可怖,七竅流血。讓棺木中鉆進老鼠和讓老鼠的血滲出了棺木,這兩個罪責無論哪一個都足夠李蓮英被問責。此時慈禧已經去世,他在皇宮中無依無靠,索性自己請辭,告老還鄉。直到三年后,在李蓮英的生命也即將走到終點的時候,他才將這件一直掩藏在心底的事情告訴旁人,使得慈禧死后棺槨出血一事不至于成為一樁恐怖懸案。綜上,都是歷史可查的實證咋看之下,并沒有什么異常!可是,當這本書翻到后面的時候。姜玲卻拿出筆,圈書備注……細想李蓮英的這番描述,能瞞得過世人,卻騙不過玄門中人!金絲楠木為枉死冤魂的棺槨,而一個太后,為什么要在臨死之前,斷送一個黃帝的命數。自此,也毀了一代江山朝堂最令人感到質疑的,是慈禧為什么要從外面找來風水師?難道朝中,當時就沒有欽天監嗎?果然,隨著翻閱之后……書中,竟還為此落下了求證。同樣是歷史中的一段記載,太后作為清晚時代最后的掌權人,她一輩子喪權辱國也做過,革新變法也嘗試過,最后丟下一堆爛攤子撒手人寰,死之前為什么還要帶走光緒帝。于1908年11月15日,風光了半輩子的太后,死在了儀鸞殿。她死后安葬于清東陵,但是令人詫異的是,太后下葬的時間并不是死后不久,而是1909年的十月,這與太后去世已經過去了將近1年時間,為什么要拖如此之久才入土下葬?姜玲百思不得其解,翻閱旁書求證,據悉,1908年11月14日,慈禧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她臨終前找到李蓮英,囑咐他一定要找最好是算命先生,選一個黃道吉日讓自己入土為安。于是李蓮英找來了全燕京所有的算命先生,讓他們一起推演最佳日期。結果算出來的最好的日子有兩個,一個是1908年的12月7日,另一個則是1909年的10月9日。可在當時,并沒有選擇1908年下葬!因為當時清東陵普陀峪的慈禧墓,還沒有修建完畢。而且工匠回信,直到12月7日估計也無法完工,于是李蓮英一咬牙,干脆就放一年,1909年再下葬。就這樣太后的尸骨,被存放在宮中整整一年,這也導致了1909年慈禧下葬時,場面異常詭異。可種種跡象,令人不免在意,為什么堂堂皇室,自私奢華一度的太后,臨死前會有那么多反常的征兆。提早修建了園林,卻臨時選用金絲楠木的棺槨?姜玲犀利的在書上寫下疑惑,這是她的閱讀習慣,對此,陳安然也不便吐糟,畢竟這是姜家的藏書閣,別人愛怎么標記,她也不便過多表態。只是看著姜玲的批注提問,她內心也充滿了狐疑,作為出馬世家的人,她又怎么不知道玄門這些最基本的忌諱。金絲楠木,那是以前福貴豪門世家,下葬的棺槨可在玄門中,金絲楠木也是用來收斂枉死和橫死的冤魂。而歷史中,并沒有記載太后,是暴斃而亡陳安然也在一旁揣測:“難道太后的死,另有蹊蹺!”“而且在清朝末期,”陳安然記得:“慈禧太后動用欽天監,四處尋間能人異士,以探尋風水龍脈為由,曾一度找過不少玄門中人。而她的身后事,也幾經更換。好像是納蘭家的人,為之善后!”“沒錯,”姜玲篤定:“就是納蘭家!”二女都沒有忘記,剛才姜老爺子曾提到過,這是納蘭家的前人留下的禍患。那這事和納蘭家,必然有所聯系。至于慈禧為什么如此重視身后事,死后,陵寢卻遲遲沒有修好。很快,二女便在書中找到了答案,那是因為起初,欽天監原本就幫他選定好了墓穴,可晚年的慈禧,居然臨時起意,重新換了一處。為了確認這一點,姜玲開始在書房查起了所有關于慈禧陵墓的記載。有目標的搜索,很快就在書房里,找到了相關的記載。只見書上明確收錄了當時的情況,據悉1873年,38歲的慈禧開始命人為自己修建墳墓。這一年的清明節,朝廷就開始忙于為兩宮太后的墓葬進行選址,并由同治帝親自上山勘察風水。三月十五日,經商議大家將普祥峪,定為慈安太后的墓葬,而普陀峪,定為慈禧太后的墓葬。1873年8月,慈安太后的墓葬和慈禧太后的墓葬同時動工。1880年兩座陵墓同時修建完成,一共用了6年多的時間,兩座陵墓一共花費白銀兩百多萬兩。本來在那時候,慈安太后是咸豐帝的正宮皇后,論級別,是比慈禧太后還高的,在陵寢建設規模肯定要比慈禧太后還要高一些。但是,慈禧在咸豐帝在位期間也是一個貴妃,如今又是同治帝的生母,身份比較特殊,因此,她的陵墓規模和質量都是與慈安太后的陵墓一樣的。兩陵建完不久后,慈安太后就去世了,她的遺體被葬在了普祥峪清東陵。慈安太后去世后,慈禧就成為了整個大清的真正統治者,從此,她變得更加的肆無忌憚了。她是整個大清朝至高無上的人物,自己陵寢的建筑和裝飾上自然得于慈安的陵寢。她經常到普陀峪觀察自己得陵墓,在觀察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問題。1895年,慈禧派人到普陀峪查自己的陵寢保護得好不好,到那邊的人發現慈禧陵墓地宮墻壁上出現了一些脫落的現象。這件事把慈禧給惹怒了,她要求朝廷的王公大臣們要重新修繕自己的陵寢,而且她要求自己的墳頭上……寸草不生。沒錯,就是最后這段記載,看的姜玲和陳安然眼神一變:“寸草不生!?”試問,他們怎么能不震撼?作為玄門出馬世家,風水之事,他們也通曉其中的原理。只是數千年來,出馬只為平事大家準尊崇因果,所以如果不為平事,出馬弟子,也不會貿然沾染風水上的問題。但作為出馬世家的傳承,二女對風水大陣,也是深有研究。眼下,看到寸草不生四個字,簡直難以想象什么樣的風水,會講究這點?所謂風水風水,連草木尚且不生,何以衍生風水玄說?二女對這段歷史記載,簡直難以置信……因為古往今來,哪個人不希望自己死后墳頭會長草。根據風水上的說法,墳頭上的草長得越茂盛,說明那座墳的風水越好,子孫后代就會越旺。如果墳頭上寸草不生的話,說明那個地方的風水不好,會影響到子孫后代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富锦市| 富宁县| 五河县| 巨鹿县| 铜陵市| 义乌市| 宣城市| 丹棱县| 桂林市| 兴文县| 郯城县| 呼玛县| 南京市| 凤庆县| 西青区| 乌审旗| 赞皇县| 长汀县| 鄂托克旗| 襄汾县| 乐东| 精河县| 共和县| 镇江市| 青龙| 仪陇县| 克山县| 临漳县| 晴隆县| 手游| 三都| 合川市| 池州市| 江津市| 吉木乃县| 新化县| 宁化县| 新安县| 揭西县| 盐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