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憑此一簿,南陽劉秀確實能被稱為蒙學大家。 更何況是有兩部蒙學典籍。 王莽又認真的翻開千字文,也誦讀起來:“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讀完后,他長嘆一口氣:“恨不能見南陽劉秀一面,如此典籍,千古流傳也!” 奮武校尉忍不住提醒道:“陛下,南陽劉秀如今在逃……” 聞聽此言,王莽如夢方醒,剛才他沉醉于兩部蒙學典籍,一時竟忘了南陽劉秀在衣帶詔上簽了名,是逆賊也! “可惜,可惜!” 他連道可惜,卻殺意已決。 畢竟他連當代大儒國師劉秀都能毫不留情的殺了,哪會留一個太學生的性命。 這個南陽劉秀既然是兩年前才來太學讀書,那歲數肯定不大,最多是弱冠之年。 如此天才,就更不能留了! 王莽下旨道:“廣發海捕文書,殺劉秀者,賞萬金,殺南陽劉秀者,封萬戶侯!” 讖言是說劉秀當為天子,那最有可能的就是國師劉秀,但天下的其他劉秀也不能放過,尤其是這個南陽劉秀。 此人不僅是劉氏宗親,又有如此才學,若不盡早除去,他日必為大患。 …… 劉秀已經回到了南陽郡,他身邊還跟著同為南陽人的鄧禹和朱祐。 他們自幼結識,又一起在太學讀書,是至交好友。 “文叔,我們為何匆忙離開常安?”鄧禹問。 “怕掉了腦袋。”劉秀笑道。 “哈哈,你劉文叔是國師劉秀都夸贊的蒙學大家,誰敢殺你頭啊?”朱祐大笑。 劉秀搖了搖頭,心中卻是輕嘆,衣帶詔的事情,事發突然,他這兩位好友并不知曉。 其實國師劉秀此時謀畫衣帶詔,他是不認可的,雖然這個主意是他出的。 他因為才學,再加上同名之故,得國師劉秀賞識,引為忘年交。 半年前,國師劉秀因為兒子被莽賊殺害,曾流露出對莽賊不滿的情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