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陳萱兒的臉一個月都沒有消。 她還真拿老白家當自己家,自打臉腫后,就窩在房里不愿見人,更不愿出門回家去。 甚至連杜姥姥和羅氏走了也沒有出來送。 好在,她徹底消停了。 除了尤金桂時不時拿著鏡子假意惺惺讓她看看臉的現狀引發尖叫,剩下的時間她都在安安靜靜的養傷。 反正老白家的伙食好,陳萱兒決定住到中秋節,那時候白盼妹也該回來了。 白三壯去了淮城坐鎮新鋪子,田麥苗在神樹村養胎。 據說淮城的鋪子剛一開業,名氣就火了。 很大原因是知府夫人的功勞,許氏穿著白家鋪子的錦緞在各大宴席上轉了一圈,就把白家綢緞莊的名聲打了出去。 與此同時白家繡坊也迎來了首批利潤。 趙村長被請去分紅時,他拿著分到的十五兩銀子,激動的眼淚都掉了。 這不是他手里拿到的最大一筆銀子,可是拿的最輕松的一次。 他當村長,也就良田比別人多了兩畝,平時比村民多吃幾回肉,在賺錢上沒多少門路,靠的無非是地里的出息。 今年大旱減產,家里基本沒有進銀子。 沒想到老白家愿意將這樣的賺錢巧宗給自己,看著十五兩不多,可鄉下人家一年能攢個三五兩的就已經不錯了。 這銀子賺的輕松,咬牙問何順借的三十兩銀子倆月就能還清。 趙村長心底愈發敬服感激老白家了,他都決定等自己卸任時推選白大壯接棒村長。 繡坊有進項,高興的不僅僅有趙村長和老白家。 還有繡坊的女工和秋娘。 這些鄉下大姑娘小媳婦大娘們,從來沒有想過竟然能靠著雙手賺那么多銀子。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