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老三這次受苦了,這些日子就在家里養(yǎng)養(yǎng)吧,淮城那邊鋪子想來不會出啥亂子,至于鎮(zhèn)上那些伙計……要不重新招吧。” 白老太太心里頗為不滿白三壯被抓走后,鋪子里的倆伙計嚇的逃回了家,一直到現(xiàn)在都沒有露面。 還不如包子鋪陳掌柜呢,慌亂中還知道去找徐掌柜通風(fēng)報信,以及積極營救白三壯。 甄氏卻不贊同白老太太的做法,想了想,說道:“伙計拿多少銀子干多少事,總不能讓他們承擔(dān)東家的風(fēng)險。他們也有家小,只怕見到那天的陣仗早嚇的魂都沒了。何況又是聽到謀反的罪名,這要是真的都要受到牽連的。他們這樣做,可以理解,三兒得饒人處且饒人,聽麥苗說他們倆干活勤懇不偷懶平日里也能擔(dān)責(zé),這事就別苛責(zé)了。” 當(dāng)年甄家落難,曾經(jīng)往來的京中大戶對甄家避之不及,因為一遭不慎就會連累自家。像白家這樣施以援手的固然可敬,但也因此賣了房賣了地陷入多年貧困。 白老太太品性純良熱心,對當(dāng)年救助甄家的事一直不曾后悔,但不能要求人人都像白家那般。更何況那兩個伙計本來就是在鋪子里打工,東家被扣上謀反的罪名,自己嚇的回家是能理解的。 田麥苗在一旁說道:“我覺得娘說的對,他們也有家小,如果這事真就被坐實了,他們受的無妄之災(zāi)也沒處訴冤。” 白木板也跟著說:“對,人家在咱家鋪子當(dāng)伙計,指望人家出力就行了,不能指望人家有搭上命的心思。那倆伙計我上次去鋪子覺得人挺可靠,咱家鋪子能做大這倆人也出了很大力,讓人家再回來吧。” “這倆人估計這兩天受驚不小,三兒和三媳婦你們多給一些銀子壓壓驚。”甄氏補充道。 這倆伙計是白三壯在徐家鋪子當(dāng)伙計時就認(rèn)識的,平時最勤勉可靠。 估計猛然一聽白三壯謀反,現(xiàn)在指不定嚇成什么樣,要求人家搭上命來救白三壯也太苛刻了。 白三壯聽了親娘的話,想了一想,便把這倆伙計的家告訴白大壯,拜托大哥拿著銀子替自己走一趟,讓這倆伙計照常去鋪子里。 指不定鋪子被那些官差翻騰的不像樣。 畢竟生意還要做,現(xiàn)在需要人去打理。 白大壯答應(yīng)著去了。 白老太太雖然心里還是有點不爽,但也知道甄氏等人說的有道理,于是對于這事不再置喙。 “我被關(guān)進(jìn)大獄倒是不怕,我怕的就是牽連家人,我一想到那天晚上爹娘奶和妹妹受到恐嚇,我心里就怕。” 這話白三壯自打回到家不知說多次了。 這兩天,每次家里人聚在他床前聊天,他都重申自己的擔(dān)心。 一開始白家跟著一起嘆息,說的多了,大家耳朵起了繭子。 “這話老三以后別說了,都是一家人誰拖累誰?”白老太太制止住白三壯的話頭,說道,“那孫管事?lián)胶线M(jìn)來,根上還在于那沈家圖小圓寶,你這樣說豈不是賴起妹妹牽連你?”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