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很多故事的結尾都這么寫,但只限于童話故事。那個年代的劇作家都喜歡映照現實,而他們一致認為現實是殘酷的,因此產出的悲劇遠多于喜劇。 羅曼爵士頭一次將童話式的結尾寫入了劇本,恰好又趕上戲劇藝術向下兼容、底層平民大量涌入劇院的時候,對當時的社會產生了強烈的激勵效果,多種因素同時發揮作用,才有了《三月尋日記》的輝煌成就。 圣夏莉雅也道:“我喜歡這個故事?!? 羊咩咩地叫了兩聲,仿佛在附和主饒話語。 幸好這時候演出已經結束,演員正在謝幕,臺下掌聲喝彩如雷鳴般響起,掩蓋了其他的動靜,才沒有被人聽見這兩聲羊劍 趁著觀眾還沒有離席的時候,林格回頭問圣夏莉雅:“線不見了,接下來我們該往哪個方向尋找答桉?” 圣夏莉雅輕聲回道:“不需要尋找,線所指引的答桉,就在這出戲劇之鄭” 在這出劇中? 林格想象不出來,自己要怎么從一出百年前的戲劇中找到想要的答桉,雖然它確實很經典,但歸根到底:“只是一個傳而已?!? “很多傳并非空穴來風。” 圣夏莉雅著,見劇院已經開始散場,觀眾都陸陸續續離席,便伸出手,輕輕地撥動著虛空中無形的命運絲線,纖細的指尖猶如撫過琴弦,奏出無聲而美妙的音符。于是,離開席位的觀眾們都自動忽略了這兩個格格不入的外來者,徑直從觀眾席旁的走廊離開了劇場。 劇終人散,眼前的觀眾席很快變得空蕩蕩的,舞臺也被黑色的帷幕遮擋,陷入沉寂?;璋档臒艄庵校瑒霰旧愍q如匍匐的勐獸,吞噬了無數呼吸與心跳。下一出劇不知何時才會上演,在此之前,林格還有足夠的時間來思考自己的選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