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貝芒立國后的第兩百二十三年,宮廷的文書學者用筆記下這段歷史:因公主奧薇拉的詛咒,這片大地失去了它的太陽,并從此迎來永夜的降臨。災難發(fā)生后的第三個月,兩千國民逃出森林,棄過去的家鄉(xiāng)于此不顧,如逃出了一片泥沼污濁。那時節(jié)正是盛夏,田地里的麥、豌豆與葡萄無人侍弄,全部枯死。 顯然他們在落筆之前已達成了一種無聲的默契,認定這場恐怖的災難必須要有人承擔責任,但既不該是為此勞心憔悴的老國王,也不該是已恪盡職守的臣子們,更不該是面對災難無能為力的無辜國民……那么便只剩下一個合適的對象了。 伴隨詛咒降臨人世的那位公主殿下,雖是來絲利王室的掌心至寶,純潔無垢的“光之貴女”,但她卻太過依賴光明,決然地抗拒著黑暗。而光精靈們都深知自己的力量來自于永恒的光與暗的平衡,打破平衡,便會招致混亂。 “我們熱愛光明,但也敬畏黑暗,因為倘沒有了黑暗的深邃,便無以襯托光明的輝煌。而殿下卻只能接受光明,容不下半分黑暗。”一位學者公然宣稱:“顯然,這是我們正在經(jīng)歷的這場災難的根源。” 盡管他很快就因這番不敬的言論而獲罪,但這段話中的每一個字,都毫無遺漏地傳到了奧薇拉的耳鄭 后來,少女站在荒蕪的山坡上,遙望一座黑色陰森的古堡逐漸聳立于高崖之巔的時候,腦海中會忽然浮現(xiàn)出這段話來,并因此延伸出一種奇特的聯(lián)想,仿佛在那里修建的不是城堡,而是一片墓園、一方墓碑、或直接是一具墓棺,她是很快就要殉葬其中的人。 是的,殉葬,她用這個詞來形容自己即將迎來的遭遇,并覺得這世界上沒有比這更貼切的形容了。因為那些人——無論是背井離鄉(xiāng)的國民、撰寫史書的學者、甚至是她那位憔悴焦慮的父親,其實都沒有恨過自己,他們真正憎恨的是從自己身上分離的至深的黑暗,那些永恒的絕望與不散的陰霾。 他們真正想要埋葬的,也不是自己,而是黑暗。可是,黑暗是那么冷酷、殘忍、邪惡的事物,怎么會聽任凡饒擺布,乖乖走入為它準備好的墓穴之中呢?因此,才需要挑選一個高潔的靈魂隨之殉葬,以安撫那狂暴野蠻的性。 奧薇拉是不幸被選中的人,或是注定被選中的人,她所背負的詛咒,決定了一種與生俱來的宿命與使命。若非如此,貝芒國中實際并不缺乏忠肝義膽的臣民或英武高潔的勇士,愿為效忠王室與拯救國民而死。 奧薇拉相信,如果給他們一個選擇的機會的話,他們一定會勇敢地站出來,代替自己承受這痛苦的命運。這種態(tài)度,時常寬容得令人想要哭泣,如同公主年紀還的時候,在花園里嗅聞的溫柔的紫羅蘭花香一樣。但也正因如此,才讓她更加悲傷。 并且是—— “悲擅想要哭泣啊。”站在山坡上的少女喃喃道,白金色的發(fā)絲被暗澹沙啞的寒風吹起,干枯得像要死去。 【推薦下,換源app追書真的好用,這里下載.huanyuanapp大家去快可以試試吧。】 “還在難過嗎,公主殿下?”誰的呼喚將她從出神中喚醒,她輕輕抬頭,看見老師就站在自己身旁,目光關牽 “您什么時候來的,老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