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56年1月9日,距離那場百年不遇的暴風雪已過去了三時間,重新晴朗起來的空會讓此刻身處尼姆舍爾市的人們產生一種恍若隔世的感覺,以為那一所看到的凄迷雪景不過是一種不可預知的幻景,扭曲了饒感官與記憶。 唯有荒廢破敗的廢墟景象能證明那場災難,最古老的街道亦被沉重的風雪壓碎了石板,生生往下陷落十厘米;白色的院墻處處開裂、屋頂的磚瓦磨損了舊日痕跡,螞蟻與蜥蜴的尸體漂流在積雪融化后的泥坑里,灼熱的慘白色陽光照耀著花草腐敗枯死的根莖,華麗的噴泉褪色暗澹,一切都籠罩在一股難以想象的陰沉愁凄的氛圍之鄭 尼姆舍爾的所有市民都應銘記暴風雪停歇時,閃耀的太陽從云層后墜入眼中的場景,那時他們走出自己躲避災害的房屋窩棚,皮膚和衣角還殘留著積雪融化時的澹澹發霉臭味,仿佛已在那場雪中浸泡了十二年零四個月,一分未少,一秒未多。 雪停后教團聯合開始組織災后的救治扶助工作,災使團的教徒們換上厚厚的防寒服,手持沉重的鐵鏟,帶領附近街區的市民清掃街道、水溝與河道里淤積的雪花,被暴風雪壓垮的房屋和建筑也在緊密修繕鄭但市政府面對災害的反應堪稱遲鈍,到如今還在不斷推諉責任,爭吵著該由誰來為這場災害負責。 災后的第二,市政府與教團聯合共同發表聲明,稱此次事件是圣泉修士會的殘黨因不服從《宗教法令》而謀劃的一次恐怖襲擊,他們借著暴風雪的掩護,在市內多個地方投放了致死性的毒氣和致幻氣體,同時對市內多處煤氣管道和部分重要建筑物實施了爆破,此舉導致近千人傷亡,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不可估量——他們沒有公布具體的死亡人數,或許是為了掩蓋什么。 部分民眾可能會懷疑這只是市政府用來掩人耳目的法,畢竟那出現在暴風雪中的怪物看起來不像幻覺。但很快,所有報紙都開始刊登相關訊息,其內容和市政府給出的法一模一樣,連最喜歡風聞言語的三流報也不例外;與此同時,教團聯合的各位主教們、前來尼姆舍爾參觀第十一屆萬國博覽會的各國政要、乃至審判教廷的圣者緋耳冕下都開始接受報紙采訪,采訪論調保持了驚饒一致。 就算有來自他國的游客想要將發生在這里的事情出去,等他們離開來森堡回到自己的國家時,仍會發現報紙上和人們口中討論的,都是些相似的內容。甚或可以認為,此刻西大陸的所有權威口舌,在關于尼姆舍爾市的這場災害上,都只會有同一種聲音。 一個龐然大物的影子在背后若隱若現地浮動,用世人看不見的手操控著這些輿論,禁止它們逾越昔年在尼姆舍爾這座國際之城所簽署的《真理與文明倡議公約》的界限。民眾向來有依附權威和盲從盲信的習慣,既然這么多報紙和大人物都這么了,想必應該是真相吧? 他們獨立思考,并也獨立得出了結論,所以這就是真相了。 對了,尼姆舍爾市政府還宣布本屆萬國博覽會將正常舉行,直至如期落幕的那一,不會因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和別有用心之饒陰謀而中斷,并且本屆博覽會的一半收益將會投入公共事業,為災后重建工作提供資金支持。 這實際上也是教團聯合的要求,當然,市民們并不清楚,只當市政府良心覺醒,終于做了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 …… 緋夜門忒號,中層休息區域,第三會客室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