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船來船往,帆影、云影、鋼鐵的煙囪與漫的黑煙連成一片,浩浩蕩蕩,遮蔽日,景象蔚為壯觀。 它們應該是從海外殖民地歸來的艦隊,正滿載殖民地的財寶與各種珍奇貨物而歸,向港口上熙攘圍觀的人群宣揚海對岸那片大陸的富饒與貧弱,二者從本質上講并不矛盾。 自大布列塔王國與雅拉斯聯合帝國之間的“靜寂戰爭”結束,雙方簽訂《諾維爾條約》,前者獲得靜寂海灣與暴風角地區的土地,建立第一座海外殖民城拾遠洋之城”奧榭后,各國對海外殖民地的人力與物力投入堪稱瘋狂,眼前寥寥幾艘蒸汽船的艦隊只能算是打鬧,畢竟巴茲亞從來都不是什么強大的國家。投入最為巨大的三大強國,每次遠航出征或榮勝歸來的艦隊,造價昂貴的蒸汽戰船數量最多時可以達到近百艘,更別全程主導了殖民戰爭的教團聯合了。 當然,回報也極為驚人,以至于令時任大布列塔王國國家財政部部長的亞當·斯密先生發出如此感慨:“在萬里之外的遠洋地區取得的利益足夠我們發動五十次同等規模的戰爭,這無疑是物超所值的……我再次確信世界上沒有比戰爭更加合適也更加合法的經濟手段了。” 有意思的是,林格給大家科普了這段歷史后,愛麗絲久違地掏出了自己隨身攜帶的冊子,一邊滴咕一邊記下來:“亞當·斯密,經濟自由主義的主張者,也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開創者,著傭國富論》、《看不見的手》等經濟學書籍,被譽為古典經濟學之父與現代經濟學之父……怎么又古典又現代的,到底鬧哪樣?” 她覺得自己發現了漏洞。 恩,又是一位來自地球世界的哲人。 林格一臉麻木,對于這些穿越者如何肆意插足并改造自己這個世界的歷史,多少有些習以為常了。倒不如,倘若哪一段歷史中沒有出現過這些地球哲饒身影,那他反而要感到驚訝。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