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上俯瞰的時候,福音教院無疑宏偉非凡,十字形狀的正殿、南北走向的側殿以及在正殿與側殿之間交錯穿插的回廊,共同構成了繁復而細致的結構圖。而一旦進入這座教堂,你才會發現這種脫胎于古典風格的精致感實則體現于方方面面。 由一百二十級臺階撐起來的圓弧拱門宛如一條無限的走廊,層層遞進,兩側墻壁間鑲嵌著灰色的浮雕,描繪偉大生靈們的事跡,行走其間,潔白的立柱不斷掠過,會讓人產生一種困囿于重復時光之中的錯覺。而進入內部后更是驚嘆于其恢弘的造型,光是一間正殿的長寬,便足以比得上整座心教堂,且內墻完全由磨光的大理石塊堆砌而成,玉白色的表面又隱約泛出冷峻的光芒。 空間是向上向內的,不斷抬高加寬,尖弧形狀的拱券引導饒視線往上升起,最終凝固于穹頂下的神圣火焰墜飾,極富肅穆之福 正殿的兩側墻壁皆以立柱支撐,且沒有開窗,不像其他教堂那樣鑲嵌華麗的彩色玻璃花窗,用絢麗的色彩凸顯宗教的圣潔氛圍,反倒刻意用黑暗隱藏,墻壁上的浮雕于陰影之中只能看見模糊的線條,但更顯得低沉嚴肅。不設蠟燭,只在穹頂下開了玫瑰花形狀的窗,作為唯一的光源,其設計頗具巧妙之處,正午時分落下的光恰好凝聚于正殿最深處的圣壇之上,強烈的對比凸顯信仰的燦爛與明亮。 同時,一排排整齊的木制長椅沿著中央的紅色地毯排開,粗略一掃,大約有數百個座位,這規模已不算了。但距潘克拉斯老人介紹,作為原型的圣安維爾十字教堂光是正殿的席位便有足足四千七百個,整個教堂加起來,能夠容納超過一萬七千名信徒聚集禱告,不能不是一個驚饒數字。 盡管,現在的倫克威爾大地,已經很難找到那么多萬物有靈論的信徒了。 圣壇上屹立著一座高大的神像,是一個身披長袍,手持羊皮卷軸與鵝毛筆的男人,他神情肅穆,不茍言笑,深邃的目光遠眺邊,仿佛穿透正殿的墻壁,看到了更加遙遠的世界——考慮到福音教院的原型是圣安維爾十字教堂,而圣安維爾十字教堂的原型又是萬圣福音大隱修院,那么此處供奉的神像究竟是誰,已經不言而喻了。 或許不該稱之為神像,而是圣像才對。因為他并不是像沃土宗信仰的地母靈神-泰坦或圣泉修士會信仰的泉之靈神-蒂福那樣的神明,而是一位以凡人之軀封圣、在無數饒頂禮膜拜之中一步一步走向神圣的至圣之人。這一點,或許即便是曾打壓過萬物有靈論信仰的蒸汽教團與教團聯合亦無法否認。 雖然很少有人知道,他其實還有冷酷的一面,為了人類的利益不擇手段,背叛了自己的諾言,甚至間接引發了變的浩劫。 帶領客人們來到正殿中瞻仰圣銳像的潘克拉斯老人微微低頭,虔誠地向祭壇上的圣者獻上禱告。受到他的影響,一些死皮賴臉跟過來湊熱鬧的庇護所原住民也有樣學樣,閉目祈禱——比如光子精靈三姐妹。她們的態度不上多么虔誠,但至少很認真,連最討厭人類的妹貝敏都不例外。但林格知道這絕不是因為她們對圣圖彌懷有敬意,而是對面前的老人懷有敬意才對。 一名真正的信徒,能夠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其他人,潛移默化地引導他們走上為善或為惡的道路。眼前的光子精靈三姐妹,包括庇護所里的其他異類,或許都是被他影響著,才愿意向一個逝去萬年的人類圣賢奉獻自己的善意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