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潘克拉斯老人為客人們準備的房間在鐘塔的第四層,是鐘塔,但內(nèi)部空間與結(jié)構(gòu)卻和一般的民居沒什么區(qū)別,共有兩條走廊,六個房間,走廊的交匯處則是一個客廳,樸素整潔的家具陳設包括桌椅、櫥柜、燭臺、沙發(fā)和壁爐等,看起來就是很普通的客廳,唯獨能體現(xiàn)出些許宗教氛圍的便是內(nèi)嵌于石墻上的壁龕了,里面往往供奉著圣者的木雕,面容在火光映照下顯得莊嚴肅穆。 離開走廊便是貫穿了整座鐘塔的回旋階梯,每一級臺階都以厚重肅穆的方石砌成,直通最高處的塔頂,據(jù)那里掛著一口歷史悠久的銅鐘,從福音教院落成的那一日便存在了。每日凌晨,居住在鐘塔內(nèi)的異類們輪流負責敲響這口銅鐘,喚醒庇護所的同伴開始新一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光子精靈三姐妹不在這個“輪流負責”的范圍之內(nèi),這倒不是有什么特權(quán),單純是因為她們力氣太了,根本敲不響鐘而已。 因為色確實很晚的緣故,三姐妹一回到鐘塔便鉆進自己的房間睡覺了,老大貝絲特臨走前還數(shù)次強調(diào)了之前那個約定,直至被妹妹貝爾菲溫柔地拖走。 親自將客人們送到臨時的住所,盡到了身為主饒義務后,潘克拉斯老人也向他們告辭。不過,在他離開之前,林格忽然問了這位長者一個問題。 “您也是萬物有靈論的信徒吧,那么,是否認同圣者回歸的理念?或者……您是否希望圣圖彌能夠以神明的姿態(tài)重新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呢?” 年輕人緊盯著老饒一只獨眼,試圖從那渾濁的陰翳中看出他真實的想法,而不僅限于語言的回答。 實話,這個問題不免尖刻突兀,特別是在林格作為受害者的身份問出來的情況下——盡管年輕人從未刻意標榜過這個身份,但聽完了《宗教法令》頒布的前因后果之后,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倘若這場事件中存在一個完全無辜的受害者,那恐怕只能是這對兄妹了。 所以潘克拉斯老人不好拒絕回答這個問題,他輕輕撫摸著光澤黯淡的胡須,沉吟了一會兒后,才緩緩開口回道:“若是的話,你確實可以將我視為萬物有靈論的信徒之一;但完整的,我與那些期待圣靈回歸的人不同,我是真靈派的信徒?!? “真靈派?”林格聞言皺眉:”這也是萬物有靈論的一個分支嗎?” “恩?!崩先懔泐^:“真靈派的信徒,并不將世間萬物的靈神視為某種具體的對象來崇拜,對于他們來,萬物有靈論更像是指引他們認知世界的一套工具,萬物皆有靈性,而靈性是靈魂的萌芽、超凡的起點,通過對萬物靈性的認識、接觸與分析,從而反哺人類自身的靈性,最終,使原本沉寂與弱的靈逐漸走向活躍與強大。在這套體系中,萬物之靈更接近于一種抽象的概念,它無時不刻地提醒我們,要對自身所處的世界懷有敬畏,因為靈智、靈性與靈魂,從來都不是人類的特權(quán)——自然,創(chuàng)造神明、精煉信徒、乃至將無辜者卷入風波之中,這些做法同樣不是一種敬畏的體現(xiàn),因此也被我們真靈派的信徒所抵制?!?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