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神圣同盟,也就是所謂的“同盟軍”,由卡森·博格提到的雅拉斯帝國與諾爾多恩圣教諸國倡導并成立,還包含了一些影響力廣泛的宗教與超凡勢力,其全稱是“神圣帝梵特大陸聯合同盟”,恰好與“西格利亞大陸諸國軸心”,也就是所謂的“軸心國”對應。如果比林斯曼王國所處的位置,恰好能夠將南北兩域兩個同盟核心國聯系在一起,那么它的戰略意義無需多言。 無論是神圣同盟還是西陸軸心,都能看到它的重要性,因此,幾乎是在殖民戰爭爆發的最初階段,比林斯曼王國便成為了最激烈的戰場,其慘烈與殘酷的程度,令諾亞王國所遭受的侵略,只能以微不足道來形容。 問題恰在于此,當軸心國在中部戰場,與同盟國的軍隊陷入僵持,短時間內無法攻克和占領比林斯曼王國之時,他們很自然地將目光投向了一山之隔的諾亞王國。若是能夠在此建立軍事基地,便能夠將兵力源源不斷地輸送至同盟軍的守備力量較為薄弱的后方,縱然不能奠定勝局,也能分散同盟軍的兵力,增加正面戰場的壓力。 于是,就在七年前,即1850年的秋季,軸心國的軍隊從破碎海域上發起了對諾亞王國的閃擊戰,以“喬西海灘登陸”為起始,經過一連串迅速、高效、簡直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攻勢后,諾亞王國近半國土都淪為戰土,從未經歷過如此大規模戰爭的國民恐慌不安,根本難以形成有效的反抗力量。 最終,諾亞王室在港口城市布爾維拉,與軸心國代表簽訂了《貿易與通商協議》,又稱為《布爾維拉條約》,實際上就是戰敗協議,將包括灰丘之城蘇亞雷在內的十數座城市割讓出去,淪為西陸侵略者的軍事基地。而此時,同盟軍卻如同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般,全稱都表現得遲鈍呆板,對諾亞王國發出的求援推諉不定,直到條約簽訂才派遣使者,質疑王室為何輕易放棄了抵抗,將重要的大后方拱手相讓…… 那無疑是一段屈辱的歷史,以至于卡森·博格講述到這里的時候,一向沉穩的語氣中也不禁帶上了幾分顫抖。外有敵軍的侵略,內則要忍受友軍的指責,王室軟弱無能,國民恐慌怯戰,以至于竟使自己的家鄉淪為犧牲品,更別說,連神明都拋棄了這片土地……他漸漸停下了講述,眼神黯然,不愿繼續回憶。 林格同樣以沉默作為回應,其實他心中有許多問題想要問,但更明白在這種時候,還是給眼前的男人一點安靜的時間比較好。他從那段并不算漫長的牧師生涯中并沒有學到太多有用的東西,唯獨耐心、理解與尊重,應該是個例外。當然,他也可以說這是從楊科先生那里學來的,早在成為牧師之前,就已經明白了人世間的真理。 卡森·博格是個如山石般堅毅頑固的男人,他一手建立起安瑟斯地區最知名的武裝反抗組織,使灰丘之鷹的名號響徹在這片早已淪陷的土地上,成為了侵略者心中的夢魘,所以,僅是一些來自過去的記憶,還無法摧毀這個男人的斗志。他很快便擺脫了回憶的陰霾,抬起頭來,向林格牧師露出一個歉意的笑容:“抱歉,我有些失態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對悲傷和苦難感同身受才是人之常理,您擁有一顆高尚而無畏的心靈?!?br> 林格的口吻聽起來真讓人覺得他從來都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事業,一直都是天心教堂中那位平和冷靜的牧師先生。他見卡森·博格的情緒確實已經恢復正常了,才開口問道:“只是我還有一個問題甚為不解,若是軸心國的軍隊能夠看出諾亞王國對中部戰場的重要意義,莫非同盟軍中竟沒有一個有識之士,能夠判斷出敵人的意圖么?” “這就是常識的限制了,林格先生。” 卡森·博格苦笑道:“過去,我們從不認為諾亞王國的存在,將會對中部戰場的局勢起到任何影響,這是因為有安瑟斯山脈的阻攔,它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隔絕了昂德瑞爾次大陸與主大陸板塊之間的聯系。普通軍隊幾乎不可能跨越這道障礙,若是出動以超凡者為主體的軍隊,成本太大,反而得不償失。至于海上運輸,諾亞王國與內陸溝通的航線必須從破碎海域繞行,所需的時間成本已遠遠超出了其本身的價值。因此,嘗試以諾亞王國作為后方基地,向中部戰場輸送兵力與物資的設想,對我們來說是不可想象的。既然沒有人想象過類似的事情,那么對此疏于防范也就可以解釋了。” 林格目露疑惑:“可是,軸心國為何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