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騎士團歷史-《魯路修:締造新紀元》
第(2/3)頁
最初寶劍騎士團的全名為“寶劍利沃尼亞兄弟騎士團”。組織架構完從上至下共分為二個等級。
第一級:貴族騎士,由各德意志貴族組成,每名騎士轄下數十名武裝侍從;
第二級:普通侍從,包括效忠騎士團的民兵,以及服侍貴族的見習騎士和扈從。
其中,作為騎士團之首的無疑是“寶劍騎士大團長”,擁有整個騎士團的最高權威,即是軍隊的總司令,又是最高行政長官。其次便是副團長、主帥、區隊長、騎士等下級騎士軍官。
但有一點值得注意,由于寶劍騎士團是主教阿爾伯特一手組建的,所以教皇同意阿爾伯特獨立指揮騎士團,也就是說,寶劍騎士團需要聽命于主教阿爾伯特,這與其他騎士團直接聽命教皇不同,所以其地位自然不如三大騎士團。
隨著寶劍騎士團到處征戰,周圍的土著勢力自然十分敵視這幫騎士。公元1217年,愛沙尼亞人聯合羅斯人發動反擊,一支約6000人馬的聯軍攻入了利沃尼亞。時任大團長的沃爾金當機立斷,率領人數處于劣勢的3000騎士團主動迎戰。
雙方會戰于菲林森林地區。
兩軍布陣中,寶劍騎士團以騎士、重騎兵坐鎮中央,以當地仆從軍為兩翼,擺出一幅決一死戰的架勢。愛沙尼亞聯軍因成分混雜,顯得凌亂不堪。
果然,在雙方正式交戰中,寶劍騎士團更像職業軍團,而愛沙尼亞聯軍則如同匆忙上陣的民兵,鏖戰不久,寶劍騎士團左翼就突破了敵軍右翼,并斬殺敵軍指揮官。此舉使得愛沙尼亞聯軍指揮系統更加混亂,最終大敗而逃。
此后數十年里,寶劍騎士團越戰越勇,他們憑借自身優秀的戰斗素養,以及來周圍勢力的增援,不斷周旋于教皇、丹麥、不萊梅、羅斯等國之間,拉一派打一派,到公元1227年時,寶劍騎士團聯合三大騎士團,征服利沃尼亞和愛沙尼亞大部,成為該地最大地主。
按說照此發展,寶劍騎士團應該能成為聲望不屬于三大騎士團的第四騎士團,然而崛起過快的寶劍騎士團內部問題重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松原市|
巨鹿县|
双江|
康平县|
察隅县|
于都县|
阿尔山市|
云霄县|
新余市|
奈曼旗|
梅河口市|
扶绥县|
大足县|
阿拉尔市|
库尔勒市|
鄢陵县|
白水县|
绥棱县|
平果县|
新巴尔虎左旗|
娄烦县|
曲水县|
驻马店市|
湖南省|
菏泽市|
将乐县|
郧西县|
新野县|
宝山区|
罗甸县|
延长县|
安吉县|
潜山县|
禹城市|
赫章县|
高密市|
渝北区|
樟树市|
江北区|
扎鲁特旗|
泗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