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工人軍-《魯路修:締造新紀元》
毫無疑問的是,起義的直接原因是當時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的暴動和蘇維埃當局對當地老兵以及工人錯誤的粗暴政策,但是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當地獨特的經濟基礎。
伊熱夫斯克工人相對滯后的階級意識使得受到社會主義影響的蘇維埃與他們矛盾重重。與彼得格勒那些在與資產階級不斷斗爭中,由自發走向自覺的先進工人相比,伊熱夫斯克工人受到的傳統思想影響要大得多。他們都識字,很多人起碼都有中專學歷,但是同時也是虔誠的東正教徒,牢固父權制度依然縈繞在當地人的腦海之中。
更不要說工廠的招工制度依然是學徒制,即老工人與新入廠的年輕人結成師徒,眾所周知,師傅和學徒之間存在著某種自中古時期以來便有的人身依附關系。
同樣的,當地的生活模式是幾乎所有俄國人夢寐以求的:工人們有自己的城市用房,有的人在鄉下有自建房以及農奴制改革后分到的公地,擁有自己養的家畜;工人的工資由帝國財政部撥款,兵工廠財政有國家兜底,所以基本沒有拖欠過他們的錢;軍火工廠工人是沙俄最早享受社會保障體系的群體,他們早就有自己的工會,同時也享有八小時工作制和工廠自治權。
但是伴隨著世界大戰爆發而來的總體戰,使得大批的工人被動員入伍去了前線。而接替他們位置的是周邊地區的農民和從首都彼得格勒調來的外地工人。隨著十月革命后大規模舊軍隊的復員,從前線歸來的工人老兵陸續成立了一些小的退伍兵組織,最后這些組織合并成了“伊熱夫斯克前線士兵聯盟”,作為一個老兵互助組織,它是經濟性的,但是在分裂割據后的沙俄土地上,這些退伍兵組織不可避免地開始謀求自己的政治利益。
從彼得格勒遷來的工人與伊熱夫斯克的工人因此在意識形態上產生了巨大的沖突。當地人本能的認為這些彼得格勒臭要飯的,一定是來伊熱夫斯克搶食的。
當地蘇維埃在十月革命后便宣布接管了政權,當然受外來工人控制的蘇維埃直接就禁止了前線士兵聯盟的合法活動,這使得老兵協會的軍事組織人員轉入了地下活動。
至于臨近的沃特金斯克工廠規模更小,而且那里的蘇維埃更加溫和,允許了不隸屬自己的自治組織的存在。但隨著內戰規模從彼得格勒的街頭沖突逐漸演變為席卷全國的大規模內戰,糧食短缺,物價飛漲也很快波及到了這里。起先,蘇維埃提出的的“和平與面包”的口號得到了兩地人民支持,畢竟他們也厭倦了戰爭。不過對待老兵,蘇維埃并沒有應有的尊重,由于戰爭停止,工廠大量裁員使得失業人口飆升到了7000人,許多老兵失去了生計,他們除了本職的造槍,在這幾年里只學會了殺人。
1918年4月高爾察克軍隊逼近伊熱夫斯克,兩地的地下老兵團體立刻積極聯系,發動政變推翻了當地蘇維埃。組成了人數接近5000人的‘西伯利亞工人軍團’,后來數十萬帝國軍從東方登陸,既消滅了蘇維埃有消滅了高爾察克,工人軍團毫不猶豫的宣布效忠帝國。
之后這支部隊和哥薩克共同參加1920年華沙戰役,失敗后復原回家繼續當軍火工人打卡上班,一百多年過去了,他們生產的武器雖然從步槍變成坦克又變成了機甲,但只要工資有保障一切都好說。
很遺憾的是和平降臨人間,修奈澤爾主導的大裁軍開始。伊熱夫斯克的軍火工人再次面臨失業,他們毫不猶豫再次響應暴動投身新帝國軍,成了莫妮卡的親衛隊。
有時候歷史就是輪回。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华|
西乡县|
嘉义市|
永兴县|
白城市|
西畴县|
天津市|
壶关县|
闵行区|
舞钢市|
巴塘县|
长寿区|
梁河县|
永昌县|
贵州省|
青龙|
临城县|
黄梅县|
鸡西市|
霍邱县|
镇赉县|
轮台县|
余庆县|
英德市|
古蔺县|
沈丘县|
丰都县|
洱源县|
太和县|
泰州市|
珲春市|
嘉禾县|
明光市|
桂阳县|
介休市|
文山县|
沂水县|
容城县|
文登市|
佛坪县|
东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