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斥候營-《江山爭雄》
第(1/3)頁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玉門關與陽關均是古代陸路對外交通咽喉之地,是絲綢之路必經的關隘,自西漢時期設置,與周圍的山體、溝壑相連,筑城墻與防御工事,地域匈奴和西域人入侵,是古代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由于陽關古塞建在荒漠之中,占有“一夫當關,萬人莫開”之險要地勢,所以這次兩路分兵的時候,陽關那路軍由長孫晟統領,率兵十萬,而玉門關這邊的地勢不如陽關那邊陡峭、難攻,所以楊素親自坐鎮,傭兵二十萬,是隋軍絕對精銳主力兵馬。
夜色如水,蒼穹繁星似錦,羅昭云住進了自己所在斥候營的小隊營帳。
隋朝軍隊平時實行府兵制,駐扎在地方,按編制分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大都督、帥都督、都督、隊頭等逐級下降。
但是戰時需要重編軍隊,以軍為作戰單位,一軍大約兩萬人,這兩萬兵一般又分七‘軍’營,每軍營的長官又可稱為‘總管’。自設中軍有四千人,其中挑選戰斗兵兩千八百人,也就是五十六個“隊”,每隊五十人,具體還細分弩手四百人、弓手四百人、騎兵一千人,突擊兵五百人,奇兵(機動兵)五百人。
除中軍之外,還有左、右虞侯各一軍,每軍兩千八百人;左右廂軍各二軍共四軍,每軍兩千六百人,以上七軍合計一萬四千人,二百二十隊,還剩下六千人,一般都是老弱疲病居多,用來守輜重,主要搞后勤警戒。
全軍駐營的時候,中軍四千人在中心扎營,其余六軍成六面形圍繞著中軍扎營,為了便于管理,約一千人扎成一個營區,設一位‘營主’,便于協調管理,追職問責。
羅昭云對于這些軍旅的知識,在當下一些兵法書籍中看到過,特別是大隋行軍準則,他提前銘記于心,知道行軍中的軍職從火長、隊頭、百人長、校尉、偏將、亞將、將軍,等級分明。
他們這個斥候營,其實就是左軍麾下的七小軍中的奇兵營,也就是機動兵,作為打探情報的斥候,這樣在中軍稱為一團,左右虞侯軍有兩個,為二、三團,左右廂軍各二軍中有四個機動兵團,則為四、五、六、七團,如此下來,一個左軍就有七個機動兵團。
但是機動兵團里的士兵,不完全都是斥候,有的是營外游哨、巡哨,還有內部巡哨,通常會抽出百人十火,作為真正的斥候,深入交鋒地帶或敵區搜索情報,觀察敵軍和己方的戰況,隨時匯報,這樣可以讓營主、本軍的將軍及時知道最新戰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山县|
昌邑市|
华容县|
南澳县|
贵定县|
五家渠市|
阳新县|
瓮安县|
灌阳县|
景泰县|
疏附县|
怀柔区|
泽州县|
肃宁县|
宁陕县|
石家庄市|
博客|
祥云县|
建平县|
清徐县|
新源县|
英吉沙县|
石河子市|
水城县|
大埔县|
江西省|
长春市|
呼图壁县|
盐津县|
宜昌市|
福建省|
扎囊县|
邛崃市|
同江市|
陈巴尔虎旗|
定兴县|
牟定县|
库伦旗|
古蔺县|
松桃|
福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