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別離酒-《江山爭雄》
第(1/3)頁
大隋騎軍深入草原,追殺突厥逃散的豹師人馬,整整七天,殺出千里,重創(chuàng)西突厥的部落和精銳主力,這才回返玉門關。
這次大勝的捷報,迅速快馬稟告長安城,文帝得知后,龍顏大悅,下旨對前線立功的將士們,封賞升爵。
羅昭云因為戰(zhàn)功,加上前軍主將的特殊提攜,順利晉升為軍中校尉一職,同時他也拿到了兵部的調令,從府兵轉為東宮右衛(wèi)府,成為內府兵,官職為武騎常侍,至于這官是做什么的,他并不知曉。
同時接到東宮調令的不止他一人,還有一些悍勇武士,被周羅睺選中,要調回京師補充到東宮率衛(wèi)之中,保持東宮府兵的戰(zhàn)斗力。
按照大隋府兵制,府兵本身,有內府、外府之分,相沿稱外軍、內軍,外軍即駐扎地方的兵府,而內軍則是在京畿之地內,屬于禁軍中的一小部分。
內府的兵,多屬勢官子孫,如二品、三品官子充當皇帝宮內的親衛(wèi),二品官曾孫、三品官孫、四品官子等可充當東宮親衛(wèi),所以能成為皇帝、太子的貼身親衛(wèi),那都是高官子弟。當然,其中庶子居多,嫡子要襲爵,還有去國子學讀書,或替父打理家族之事,往往不會去當親衛(wèi)。
這種習慣沿襲已久,一來皇帝可以恩澤高官子孫,不時提拔一些親衛(wèi),派出去做事,很容易得到提升,二是培養(yǎng)這些高官子弟對皇室的忠心和歸屬感,三來也是一種約束大臣的質子方法,總之,原因很復雜。
不過出內府兵外,禁軍還需要大量的外府兵調到京師來協防,這些才是京師禁軍真正的戰(zhàn)斗力。
郭孝恪、紀平伍二人,也被羅昭云推薦,要一起去往東宮右衛(wèi)府了。
二十萬大軍在玉門關內又逗留了一個月,威懾西域和塞北,使草原諸部紛紛脫離西突厥管轄,歸附大隋稱臣,上表尊隋文帝為圣可汗。
突厥大亂,西突厥許多王族強烈不滿,步迦可汗眾叛親離之下,無奈帶著一些親信和侍衛(wèi),退走吐谷渾。
仁壽三年的這一場邊疆之役,最后以大隋的勝出,西突厥的大敗而告終。
………
玉門關內,隋軍大營內,到處是一堆堆獵獵篝火,朝廷從后方調運來的犒賞前線將士的物資已經送至,上萬頭牛羊,還有不少酒壇,讓前線的大軍,在凱旋班師,撤散之前,能夠盡情享受一次勝利的狂歡。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浪县|
阳曲县|
新民市|
如皋市|
通江县|
明星|
商丘市|
清涧县|
舞钢市|
若尔盖县|
彝良县|
承德市|
蒙城县|
什邡市|
江城|
汾西县|
全椒县|
天台县|
天柱县|
寻甸|
全南县|
新安县|
大荔县|
荃湾区|
杭锦旗|
台湾省|
哈密市|
志丹县|
铜川市|
通城县|
洛浦县|
桃园市|
九龙城区|
灵山县|
东阿县|
荃湾区|
六安市|
云龙县|
青浦区|
江北区|
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