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楊諒起兵謀反,招兵買馬,磨刀霍霍,聲勢壯大,北方頓時調(diào)動兵馬,一片緊張備戰(zhàn)額度氣氛。 這楊諒是楊堅的第五子,都說老幺吃香,果然不假,楊堅對這小兒子最寵愛,不但給他兵權(quán),總領(lǐng)北齊舊境五十二州,還有法律權(quán)力,楊堅對他放松警惕,不顧開皇律約束,讓他便宜從事。 在財政上,怕他缺錢,所以特許他造錢,享受特權(quán),如同一個地方割據(jù)的藩王一般。 幾年下來,楊諒圖謀已久,身邊也收攏了不少懷才不遇的人,比如王頍、蕭摩訶等人,都是朝廷邊緣人物,卻有大才干,渴望從龍之功,紛紛擁護楊諒。 這五十二州城,至少有十九州的刺史和府兵將軍,同時相應(yīng)楊諒起兵。 不出七日,大軍已經(jīng)湊足了三十萬眾,其中五萬的騎兵,聲威強大。 晉陽宮,楊諒把它作為了自己的行宮,暫時號令群雄,接受朝拜擁護之地。 早在東魏孝靜帝武定三年,權(quán)臣高歡開始在晉陽縣修筑晉陽宮,并在天龍山開鑿石窟,建避暑宮。 隋文帝開皇九年,還是晉王的楊廣,來此擴建晉陽宮,并在晉陽宮外筑周七里、高四丈的宮墻,初名“宮城”,隋文帝更名為“新城”,以區(qū)別于原有的大明城。開皇十六年,楊廣又下令建筑倉城,城周八里、高四丈,東城墻與新城西城墻相連。 如今楊諒起兵之后,儼然把晉陽宮當(dāng)成了自己的宮城。 宮苑內(nèi),竹木蔥郁,生機勃勃,碧波蕩漾,漣漪陣陣,小橋流水,假山飛瀑,花圃中點綴著藤蘿、月季、薔薇、牡丹花。 夜幕降臨,無數(shù)的紅色紗燈隨風(fēng)搖擺,給宮苑染上一層橘紅色的光澤,陣陣花香,沁人心脾。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