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對于何維明的回答,陳諾很是意外。 直接就是說奔著他的名聲來的,很是直接,陳諾很喜歡這種直爽勁,不想某些學生明明是奔著名聲來,卻還是遮遮掩掩的。 陳諾又問了幾個專業性問題,何維明回答的都非常好。 “你覺得可控核聚變能實驗嗎?” 聽到這個問題,何維明愣了一下,他沒想到陳諾問的問題跨度這么大,竟然問到了不是這個專業上的問題。 “教授,科學的意義在于研究未知,探索不可能,能不能實現這是次要的,但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更多的有助于人類的技術就是最好的?!? “我們已經實現核聚變,只要我們在材料上有所突破,可控核聚變也是可以實現的,這就是我們研究的意義。” …… “好的,今天的面試先到這里,晚上我會將面試結果發送給你?!? “好的,教授!” 掛了視頻,陳諾在簡歷上打了一個勾,寫下了一行評語。 到了中午,8個人全部面試完,陳諾看著8個人的簡歷,陷入沉思。 除了何維明,中間的5個面試者,表現的都是中規中矩,但都絕對的優秀,給其他教授也需要還行,但離他的要求遠了點。 第七個學生名叫魏風,也是納米點鈣鈦礦課題的小伙子,這個課程研究很有意義,而且王濤對這個課題的研究很是有些意思,陳諾也在簡歷上面打了個夠。 將目光挪到第8個學生時,陳諾有些猶豫,這是一個女孩子。 他對這個女孩子的印象還不錯,因為這個女孩子的回答非常有創造性,基礎很扎實,涉獵也廣,按理說這是一個好苗子。 但陳諾有些猶豫,材料學是反復的做實驗,需要的是耐心和細心,創造性太強往往意味著精力不集中,這在實驗中很容易出問題的。 思索了一下后,還是在這個名叫趙曉曉的簡歷上打了個勾。 吃完午飯,下午繼續數學的面試。 數學的面試就是簡單了,陳諾出一些題或者概念,看看學生掌握和理解的行不行。 其中摻雜了一些,諸如數學在科技發展中的重要性,數學如何改變世界。 對于材料系學生,數學學生的選擇要簡單的多,就是看基礎和靈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