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如此,董卓卻真正做到了對他“甚見敬重”四字。 當初,董卓打算廢立皇帝,尚書盧植反對,認為劉辯沒有大過,不應廢黜。董卓正欲殺雞儆猴,威懾朝臣,遂想當眾處死盧植。若非蔡邕勸止,盧植恐已死去。 董卓于暴怒之際,能虛心納諫,而不遷怒,這對蔡邕而言,何嘗不是一種敬重。 至此之后,蔡邕便很少在家斥罵董卓了。但蔡琰知道,父親大義之心仍在,只是拘于文人的身份,以德報德罷了。 作為蔡邕的女兒,蔡琰既知父親的心事,遂產(chǎn)生借董白帝妃之身份勸說、約束董卓的想法。 因此,她思索片刻道:“董妃見問,琰豈敢不答。權(quán)臣霍光,門蔭入仕。其歷經(jīng)數(shù)職,榮耀加身,不改謹言慎行,得武帝親信。武帝薨,其與金日磾、上官桀、桑弘羊受詔,輔佐八歲昭帝即位。 昭帝六年,外戚上官桀為爭權(quán),陰交鄂邑長公主、燕王旦。燕王旦出告霍光僭越、擅兵,昭帝信重不疑。后君臣合力,力挫上官桀等人謀逆之行。 惜乎霍光,賴昭帝倚重,卻擢親任故,擅權(quán)專政。后昭帝薨,惜無子。霍光擁立昌邑王,僅二十七日,改立劉詢。為嫁女立后,光妻毒殺許皇后。待霍光離世,光妻事發(fā),霍氏全族坐罪論死。” 霍光專權(quán)二十年,親近故舊盈朝,死后仍全家坐罪。正所謂生前榮寵風光,死后盡皆白茫茫一片。 再看祖父董卓,幾乎滿朝皆敵。結(jié)交名士,卻殘虐百姓。惜名重節(jié)之輩,誰會與之真心交往。 想到董氏一族坐罪身死的場景,董白便頭腦昏沉,腳步踉蹌。 看到董白痛苦的模樣,蔡琰柔聲勸道:“旬日間,時局不至如此崩壞,董妃且放寬心!” 聽到蔡琰的勸慰,董白便知曉,她的心事已被蔡琰探知。 她伸手握住蔡琰的雙手道:“白兒素聞姐姐學識淵博,還望姐姐救我!” 蔡琰為難道:“妾身雖識文,但不懂朝堂。恐難為董妃謀劃。” 董白搖頭道:“不會的,姐姐肯定可以的。妹妹曾向陛下言及姐姐之名。陛下當即夸贊姐姐道:若為男兒身,當為朝中卿呢!” 蔡琰聞言愕然。她沒想到,自己的賤名居然能入皇帝之耳,且皇帝對自己的評價非常高,讓她都感覺到難為情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