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抱住大腿-《天命水滸》
第(1/3)頁
宋太祖得國不正,因此對武夫嚴苛防范,對文人士大夫百般親睞。
三年一次的科舉取士,讓社會精英紛紛涌向科舉仕途。一旦成功做官,不但不用繳稅、服役,被蒙蔭的子女還能免試做官,從一歲就能領取俸祿。
正所謂,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士大夫階層規模越來越大,越來越世襲化。
形成了皇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局面。
這也促成了有宋一代,出現大量名垂后世的宰相。
比如,老成謀國的趙普、威逼皇帝的寇老西、銳意改革的王安石、先天下而憂的范仲淹、很會砸缸的司馬光.......
當然,還有四起四落權傾天下17年的一代權相蔡京。
宋徽宗趙佶對權力太大的蔡京非常忌憚,四次罷免,卻又不得不四次將他扶上相位。
蔡京被第四次罷相之后,對趙佶采取的就是糖衣炮彈攻勢。
鑄九鼎,建明堂,修方澤,立道觀,修艮岳。怎么奢靡怎么來,更是讓道士把趙佶吹捧成天帝長子“長生大帝君”下凡轉世。
你拿這個來考驗末代皇帝,誰能受得了?
原本繼位之初還有些雄心壯志的趙佶迅速腐化墮落,一心享受和修仙。
趙佶被誘騙在艮岳之內,無人制衡的蔡京自然是肆意妄為,一手遮天。
對現在的文人士大夫來說,蔡太師雖然不再是宰相,但比宰相更加尊貴。
蔡太師可以一言而定官員的仕途,這對于官員來說,這簡直比親爹還要親。
濟州知尹董昌言是宣和六年進士,朝中恩師乃是尚書右丞白時中。
而世人皆知,白時中乃是蔡京門下走狗。
所以,當董昌言在府衙后堂見到晁蓋裝扮的蔡家府干,并看了蔡太師的親筆后,頗感榮耀之時,同樣誠惶誠恐。
“太師竟知我濟州董昌言?”
知尹大人覺得這是一個攀上高枝的好機會。
“盡心為太師辦事的,他老人家自然會記在心頭。”
晁蓋漫不經心的說道。
“敢問這位上差怎么稱呼?”
董知尹陪著小心。蔡太師對敵人冷酷無情排除異己,但對自己人沒話說,也向來堅持舉賢不避親。
兒子蔡攸、蔡倏、蔡袺,孫子蔡行,皆官至大學士。沒有官職的兒子蔡鈃還娶宋徽宗的女兒茂德帝姬。
蔡家許多仆役被外放做了大官,外嫁的婢女還有被封為夫人。
許多科舉仕途無望的人,都通過進入蔡府來實現自己的當官夢。
看來這位儀表堂堂的蔡府干員也是走的這條路。一旦外放,說不定也是一府知尹,將來官途怕不在自己之下。不可輕易得罪。
“在下蔡羊,是太師府里心腹人。今奉太師鈞旨,特差來這里拿這七個販棗子的并賣酒一人、在逃軍官楊志各賊正身,限在十日捉拿完備,差人解赴東京。董知尹,接鈞旨吧。”
“這......,上差,這件事昨日下官已受了梁府虞候的狀子,已經差緝捕的人跟捉賊人,未見蹤跡。
若有些動靜消息,下官親到相府回話。”
董知尹也是犯愁,這無憑無據大海撈針般的尋找,哪兒去找賊人?
“混賬!”
聞聽此言,晁蓋怒聲叱喝:“你以為我是何人?不懂得你們這些陽奉陰違之輩使用的拖字訣么?”
“上差息怒,下官絕無推脫之意,只是線索實在難尋......”
董知尹被呵斥的一驚,心中微怒,我在這濟州府兩年,一直是對別人呵斥,何曾被他人這樣呼來喝去,再怎么說,我也是正規科舉出身。
“閉嘴!”
晁蓋更怒,指著知尹的鼻子罵道:“你此時怕在心中腹誹,認為我在強人所難?是也不是?”
“不敢,不敢,下官豈敢腹誹上差。我有上好春茶,請上差暫飲,息怒,息怒啊。”
董知尹冷汗直冒,急忙吩咐師爺端著一個托盤上來,紅綢蓋著。
“請上差品茶。”
董知尹連連賠笑。
“嗯?”
晁蓋挑起紅綢一角,只見托盤上整齊的擺放著九錠雪花紋銀。
“茶是好茶,但我擔心知尹老爺和我無福享用。”
晁蓋臉色稍霽,卻仍不松口。
“請上差指點!”
“罷罷罷,董知尹如此知趣,我也不能不近人情。實話告訴你,十萬貫對于我家老爺來說,九牛一毛也!
但兩次被劫,這分明是在打我家老爺的臉。
老爺若是沒了臉面,我等下人怎么還有臉活著?
我若不能回太師府順利復命,董知尹,你怕也要去那沙門島走一遭!”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宕昌县|
息烽县|
富锦市|
江陵县|
尖扎县|
句容市|
乳源|
贵定县|
丽江市|
思南县|
潮安县|
儋州市|
平邑县|
富阳市|
肃北|
罗山县|
龙游县|
邯郸县|
鄯善县|
澎湖县|
肥乡县|
苍溪县|
福清市|
洞口县|
仙居县|
大荔县|
南川市|
和平县|
安福县|
吉隆县|
永吉县|
白水县|
南宁市|
长泰县|
高阳县|
临江市|
金坛市|
太保市|
南江县|
临武县|
德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