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北斗速度-《筑夢太空》
第(1/3)頁
“不明白,歷史書上明明說,北斗導航是雙星定位,為什么到了你這兒,就需要四個?”
不管有道理還是沒有,總是能找到懟回去的點,是方原的本事。
“雙星定位說的是【北斗一號】,當然,這是一個比較通俗的說法,學名叫【北斗衛星導航試驗系統】。”
“說來說去,還不是兩顆就夠了?”
大方向沒有搞對,就截取大方向里面對的部分。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雙星定位系統,其實有三顆星,兩顆工作衛星和一顆備份衛星。”
方原終于是連借口都找不到了,開始乖乖聽梁天把故事往下講。
雙星定位系統的精度,在一百米以內,如果經過校準,精度能達到二十米。
這樣的精度,肯定不如后來的【北斗二號】和【北斗三號】。
但那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雙星定位是國家最快能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辦法。
在航天人眼里,三步走的第一步,從無到有,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沒有【北斗一號】,就沒辦法合法擁有自己的衛星導航系統。
但【北斗一號】是試驗性質的,三顆衛星分別發射于2000年10月31日、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
使用的范圍僅限于我國境內,衛星壽命到期之后,就停止了服務。
到了這一步還是不能合法地擁有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根據國際電聯的規定,想要合法使用一個頻段,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首先,向國際電聯提出申請。
國際電聯會把接受申請的時間,告訴申請方。
申請方需要以這個告知時間為基準,于7年內開始使用這個頻段。
如果未能成功使用,就視為申請失效。
中國北斗導航系統的頻段申請時間是2000年4月18日。
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的頻段申請時間是2000年6月5日。
提出申請的時間相近。
因為好的頻段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被占用了。
北斗和伽利略申請的頻段就出現了高度重合。
國際電聯的第二個條件沒在這個時候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出現多方申請同一頻率的時候,可以相互協調,只要使用方覺得不存在干擾,就可共用。
如果協調好了,各方就都可以合法使用。
最開始,北斗人的想法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頻段就剩那么多了,努力合作,想辦法互不干擾。
2003年,【北斗一號】的最后一顆試驗星發射上去之后,中國出資2.3億歐元,和歐盟簽署了參與伽利略項目的協議。
隨后兩年,北斗人付出了所有,收獲幾乎沒有。
首先是核心配件銣原子鐘。
按照北斗人最初的想法,每一顆北斗衛星會搭載四臺銣原子鐘。
一臺國產,三臺進口。
那個時候,我們國家還沒有能力制造精度能夠達到導航衛星標準(一百萬年誤差在一秒以內)的銣原子鐘。
從一開始同意賣給我們,到后不同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晃|
东宁县|
莱州市|
信丰县|
昌黎县|
建湖县|
闻喜县|
清原|
建平县|
宁国市|
县级市|
新巴尔虎左旗|
潍坊市|
漠河县|
始兴县|
手游|
北碚区|
琼海市|
五指山市|
南丰县|
安泽县|
比如县|
顺义区|
民丰县|
长阳|
老河口市|
唐山市|
沈阳市|
古丈县|
南平市|
望城县|
舒城县|
南平市|
昭苏县|
昌吉市|
广丰县|
鄂托克前旗|
万盛区|
思南县|
九寨沟县|
峡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