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十四章 王國的野心-《非洲創業實錄》

    罷手是不可能的,普魯士之心,路人皆知,俾斯麥即將完成自己人生重大成就的第一步。

    只要擊潰這支阿爾斯島上的丹麥主力,丹麥人就失去了了戰爭最后的籌碼。

    6月29日,阿爾斯島峽灣。

    阿爾斯島在日德蘭半島的東部,靠著阿爾斯峽灣連接,峽灣是波羅的海的延伸部分,峽灣水域并不寬廣。

    阿爾斯島和日德蘭半島之間的峽灣風平浪靜,陽光明媚的天氣給予了海面開闊的視野。在有利的自然條件下,普魯士軍隊開始向阿爾斯島進軍,并試圖越過峽灣。

    普魯士工兵在海面上搭建起一條條浮橋,海灣的渡輪上人員和武器開始上船。

    隨著蒸汽的轟鳴聲,渡輪向著阿爾斯島方向挺進,千帆競技,百舸爭流,狹窄的阿爾斯峽灣上密密麻麻全是艦艇。

    丹麥觀察兵透過望遠鏡觀察海面情況,普魯士人正在極速向海岸邊開過來,看到如此景象,馬上向長官報告。

    草草撤退到阿爾斯島上的丹麥軍隊,在接連戰爭失利的打擊下,士氣低落,組織力遠遠不足,且短暫的時間里來不及在阿爾斯島上修筑工事。

    島上的丹麥軍隊只能借助火炮對普魯士登陸部隊進行干擾,零星的炮火擋不住普魯士人的決心。

    在炮艇的掩護下,數千人的普魯士軍隊輕易登上了阿爾斯島的海岸。雙方開始對海岸進行激烈爭奪。

    丹麥現在只能依托簡陋的工事對普魯士進行阻擊,但普魯士人的火炮正在后方通過艦艇和浮橋源源不斷地運送過來。

    在炮火支援到位后,登陸普魯士人發動了攻擊,丹麥人很快就陷入了混亂,臨時搭建的防御工事,僅僅一個回合就被普魯士的炮火摧毀。

    隨著普魯士步兵沖上了丹麥人的陣地,軍心渙散的丹麥軍隊在稍作抵抗后升起了白旗。

    阿爾斯島是聯軍與丹麥最后一場大規模戰役,隨著阿爾斯島守軍的投降,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進入尾聲。

    幾天后的7月3日。倫德比戰役爆發,聯軍取得勝利,丹麥失去所有抵抗能力。

    丹麥政府不得不坐在談判桌上和德意志諸國談判,作為戰爭的失敗方,丹麥政府宣布放棄抵抗,普奧兩國也停止腳步,雙方所有敵對行動停止,戰爭結束。

    1864年8月10日,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簽訂了初步的和平條約,放棄了他在兩公國的權利,轉而支持奧地利帝國和普魯士國王。

    10月30日的維也納條約,丹麥將這些地方全部割讓給奧地利和普魯士。

    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

    丹麥國土倒退250公里,喪失百分之四十的國土,和近四成的人口,總人口從260萬減少到160萬,其中包括石勒蘇益格地區的20萬丹麥人,丹麥在日德蘭半島上的實力大減。

    普魯士通過這次戰爭奪得了石勒蘇益格公國的主導權,軍隊開始進駐石勒蘇益格地區,取得重要的港口城市基爾,基爾運河是德意志地區繞開丹麥海峽的重要通道,大大提升了普魯士的出海能力。

    奧地利帝國也在這次戰爭中獲得了荷爾斯泰因公國,戰爭以普奧的勝利為結果,第二次石勒蘇益格戰爭落下帷幕。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莎车县| 阜平县| 红桥区| 江口县| 隆回县| 兰考县| 孝昌县| 临邑县| 邯郸县| 特克斯县| 韶关市| 延安市| 东港市| 烟台市| 海林市| 石楼县| 蓝山县| 海安县| 海兴县| 漳平市| 华阴市| 海口市| 大石桥市| 墨竹工卡县| 沅江市| 红河县| 长宁县| 桦南县| 郯城县| 开远市| 南靖县| 甘孜县| 金寨县| 永仁县| 刚察县| 平陆县| 乐昌市| 保靖县| 略阳县| 翁牛特旗| 新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