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1867年10月3日。 姆貝亞,伊尼那亞村。 阿依古麗·牙合甫正在為丈夫和自己準備早餐。 阿依古麗·牙合甫是亞美尼亞人,被阿拉伯奴隸販子從奧斯曼帝國貴族手中買過來,并被販賣到東非殖民地。 她被作為“獎品”頒發(fā)給殖民地政府認定的模范標兵,趙一占。 趙一占是華人移民,是最早到達姆貝亞的一批人,也就是當初殖民地最早組織的那批華人移民軍隊。 當初趙一占一行百人,活著到達姆貝亞的,只有九十七人,有三個的戰(zhàn)友倒在了惡劣的行軍途中。 后來,姆貝亞成為上馬拉維湖區(qū)的首府,東非殖民地政府在整東非殖民境內設立村莊,開發(fā)土地。 姆貝亞附近也就有了伊尼那亞村,而趙一占作為老隊員被分配到伊尼那亞村并成為伊尼那亞村治安隊成員。 趙一占原是山東人,個頭不矮,達到了一米七八(二十世紀初,歐美許多國家的人均身高還不到一米七),在遠東時因為吃不上飯,有些皮包骨頭,所以顯得像個大號麻秸稈 雖然,趙一占剛到東非殖民地時還是營養(yǎng)不良的狀態(tài),但是吃飽喝足后干起活來那是虎虎生威。 整個人精神狀態(tài)極好,在第一鎮(zhèn)被選拔為第一批華人士兵的一員,最后踏上征服姆貝亞的旅途。 而在姆貝亞當兵的這一年,趙一占展現的服從和韌性也被上司看中,被委任為新成立的伊尼那亞村骨干(畢竟村治安隊就幾個人,頭上只有一個德意志村長和一個帶隊的黑興根學員,所以在村子里也屬于位高權重。) 后來,趕上“整肅”運動,姆貝亞地處土著通往西南(津巴布韋和贊比亞方向)的交通要道上。 姆貝亞當地政府既要維護通道的暢通,保證土著部落不會停留下來,還要負責驅逐本地的土著部落任務,所以姆貝亞擔負的職責和工作量比較重。 而這樣,姆貝亞所能撈的業(yè)績也比較多,在后續(xù),申請女性配額時就占了些便宜,而趙一占也在這次整肅運動里組織民兵(臨時擴充)比較有利,在眾多同僚中表現出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