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道路-《非洲創業實錄》
第(1/3)頁
第136章道路
利用休戰的閑暇時間,東非殖民地對境內的道路進行了加固。
一窮二白,那不是著玩的,其他國家想要進行工業化,至少有農業時代家底的積累,要么背后有大國支持。
道路,橋梁,農業灌溉系統,甚至運河……這些東西其他國家和發展起來的殖民地至少有百年的積累。
而東非在殖民者到來東非之前,真的是啥也沒有,連泥巴路都是東非殖民地自己開發出來的。
東非的道路交通情況可想而知,一場雨后,就變的泥濘不堪,好在東非草原地形平坦開闊,道路修筑并不困難。
奮戰在東非修路大軍一線的,就是那些土著俘虜,東非殖民地政府則負責監工。
十幾萬人,同時奮斗在修路的一線,雖然工具簡陋,但憑借人數優勢,東非的道路還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暴漲。
東非殖民地的伙食對于土著來,也不算差,高鹽高油,保證其每力氣十足。
食物份量自然不多,但比其靠狩獵為生穩定,加上東非殖民地那些野生動物時不時給這些土著加餐。
每高強度工作的土著,不僅沒有累趴下,反而顯得比以前更精壯。
這個時代,不管是不是殖民地,用人干活,那都是往死里用,尤其是歐洲以外的地區。
像蘇伊士運河開發,美國兩洋鐵路修建……都是建立在森森白骨之上的,這些工程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為了節約成本,大多數勞工的伙食極差,口感差,食物變質,而且還經常被克扣。
至于東非為什么把土著往胖了養,迥然不同于其他地方,那不是東非殖民地政府良心發現。
而是為了后續這些從東非退役的土著勞工能賣個好價錢,這些奴隸用個一段時間就要送給桑給巴爾的奴隸商人。
正好,東非先收割一遍這些土著的勞動力價值,像東非那些地勢險峻,或者工程難度高,危險系數大的地方,就使用大量土著來完成。
每個東非的工地因為意外,死掉幾個,東非殖民地政府是一點也不心疼。
而東非殖民地政府要保證土著吃的不算太差,加上一到夜晚,整個東非都黑漆隆冬的,也不可能讓這些土著沒日沒夜的工作。
吃的不算差,加上睡眠時間充足,土著過的甚至比在草原上狩獵時還要舒服,唯一的缺點就是失去了自由,而且低人一等。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溪县|
洛川县|
塔城市|
通州市|
奉节县|
巴东县|
梅河口市|
邹城市|
周至县|
长宁县|
井冈山市|
赤峰市|
桐庐县|
新津县|
芜湖市|
远安县|
诸城市|
深圳市|
区。|
太湖县|
昌都县|
太白县|
卢湾区|
天津市|
会泽县|
万全县|
苍南县|
郧西县|
象州县|
腾冲县|
广汉市|
双峰县|
湘潭县|
麻城市|
漳州市|
泰来县|
五原县|
泰州市|
陇南市|
大方县|
安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