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一百六十九章 1868年發展情況-《非洲創業實錄》


    第(2/3)頁

    所以農業依舊在東非殖民地產業結構中穩如泰山。

    1868年11月26日為止,東非殖民地共開辟耕地約2040萬畝,人均種植面積12.75畝左右(不包括奴隸和近期新到東非的移民)。

    其中水稻種植面積增加不大,共計110萬畝,新開發主要是肯尼亞東部和大湖(維多利亞湖)區附近,預計產量可以達到2.2億斤。

    小麥種植面積約660萬畝,即44萬公頃左右,幾乎翻了四倍多,預計產量10億多斤,也就是一百萬噸左右。

    今年,玉米種植有了飛躍式突破,作為牲口和奴隸的主要口糧,種植面積達到了500多萬畝,即三十多萬公頃。

    除此外,高粱和小米種植區域也達到了200多萬畝。

    其中高粱就是非洲的原生物種之一,非常適合種植,主要作為玉米的補充。

    玉米,小米和高粱,相對水稻和小麥來說容易打理,尤其是高粱,在東非就是依靠廣種薄收的方式,往地里一撒就差不多了。

    以上是東非的主要糧食作物,其中水稻,小麥和小米是東非人的主要口糧,而玉米和高粱主要用作土著和牲口,除了這些作物外,剩下的土地就是種植經濟作物的了。

    劍麻依舊是東非第一大經濟作物,第二是大豆,第三是咖啡,除此之外還有成規模的花生,芝麻,橡膠,丁香,棉花,茶葉等作物。

    劍麻的地位正在被大豆趕超,因為大豆作為固氮植物,是用于輪種的作物,會和小麥等混種。

    咖啡雖然種植面積不小,收獲還遙遙無期。

    有意思的是許多經濟作物主要集中分布在大湖區域,就比如橡膠,目前就分布在大湖沿岸和大湖流域的河流附近。

    坦桑尼亞作為熱帶地區適合橡膠種植,但前提是保證水源供應,而東非實際并不缺水,只不過相較于熱帶雨林地區水量少。

    前世非洲是僅次于東南亞的橡膠產地,而坦桑尼亞橡膠種植規模在非洲前十。

    但是因為坦桑尼亞政府對橡膠種植的不重視,種植技術更新緩慢,當地人也不熱衷于打理這種負責的作物,導致東非橡膠生產成本遠高于東南亞等地區,甚至需要從東南亞進口,而坦桑尼亞其實是完全可以達到橡膠種植自給自足的。(來源于東非通用輪胎的在1978到1991年數據報告,該公司在坦桑尼亞當地有直屬的橡膠園)

    所以制約東非農業的主要因素還是降水在時空上的不均勻分布,就像東非小麥種植區,水源主要用來保證小麥等糧食作物優先,而在更缺水的北方,小米和高粱等種植廣泛。

    許多經濟作物生長期間要大量水源,而大湖區和東部沿海平原就是東非降水最充足的地方。

    尤其是大湖區新占領土地,米通巴山脈,其西側就是剛果盆地,降水更加充沛。

    當然,一些經濟作物并不需要太多水源,而適合旱地種植,比如棉花,芝麻等。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穆棱市| 黄陵县| 洛阳市| 和平区| 柳林县| 图片| 东方市| 南召县| 宁安市| 洱源县| 孝昌县| 台中县| 海阳市| 子洲县| 资兴市| 宜黄县| 武定县| 凤山县| 辉南县| 海林市| 共和县| 松桃| 邛崃市| 正蓝旗| 金沙县| 潼关县| 鞍山市| 修武县| 岳阳市| 毕节市| 东兰县| 双流县| 潜山县| 绥芬河市| 仁化县| 保康县| 天门市| 大埔县| 武宣县| 龙南县| 阳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