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西軍繳獲了幾百桿火繩槍,但是直到現在魏定國還沒有仿制出來。種師道明白主要是加工技術不過關而已,畢竟自己也沒有火器制造的經驗,火槍制造是一個系統工作,任何一個環節不能達到要求就無法完成整槍的制作。單如圭的造辦處也開始幫著火器局加工各種零件,如今能夠仿制出二人抬槍已經容易了,這幾乎是領銜這個時代400年技術了。在種師道看來這大抬桿就是大號的火繩槍,只要火器局、造辦處不斷的投入人力物力,早晚能夠仿制出火繩槍。如果能批量仿制出火繩槍,那就是金軍的噩夢。種師道還是希望先培養出一批火繩槍手,等火繩槍仿制出來后就可大量裝備軍隊。
親軍營和神機營都要在凌振的帶領下用繳獲來的火槍練兵,但是火繩槍也是有壽命的,現在已經有一部分繳獲來的火繩槍槍管都出現裂紋了。這些出現裂紋的槍只能是送給火器局拆解仿制用了。凌振估計等繳獲來的火繩槍全都消耗完了,火器局也仿制不出來。也許會出現火繩槍消耗完了,火槍兵都沒有上過戰場,如果真是這樣這訓練的效果也就檢驗不出來了。
這次吳麟到江南,由于不能帶領大量的軍隊,他就找到了種師道借火槍兵,種師道樂得檢驗一些火槍在戰場上的戰力,他的親軍有2000人,如今已經有了一個只有2個百人隊人裝備了火繩槍,種師道決定就在這個營調動了1個百人火槍隊給吳麟,讓他檢驗一下火槍的實戰效果。這個百人隊裝備火槍60條,大抬桿20桿。
這幾年韓世忠掌控江寧水師,這些水師平日里操練逐漸稀松,多數時間都在為江南西軍商隊運送貨物賺取外快,因此對于這些穿著商隊衣服的隊伍也習以為常,并沒有引起懷疑。
從江寧到鎮江順風順水,韓世忠帶領船隊到達鎮江之時,留在黃天蕩的江寧水水主力還沒到達鎮江。
韓世忠道:“如今咱們只要2000多水師士兵,如何行事。”
朱五道:“我看不如先等一下江寧水師的主力,然后兵合一處在圍鎮江府。”
吳麟卻搖搖頭道:“江寧水師的主力現在由那個楊華掌管,他可是御林軍出身,如今這只隊伍的情況不明。再說咱們這么大搖大擺的過鎮江府,鎮江府的老爺們再傻也會知道出問題了。一旦出了鎮江有了防備可就麻煩了。”
韓世忠道:“我帶來的水師久疏戰陣,也不知是否可用。”
就在幾人商議之時,突然江上有一艘哨船報信,說是韓世忠大人的故人來訪。韓世忠一聽就是一愣,自言自語道:“這里哪有什么故人。”
吳麟道:“莫不是王定六來了,快請!”
吳麟、朱五帶兵南下聯合韓世忠請宋徽宗回東京,雖然說有了“請”字,但是畢竟是有劫王駕的嫌疑,此茲事體大,種師道命令王定六親自下江南整合錦衣衛,協助吳麟等人行此大事。
吳麟估計的不錯,上船之人果然是王定六。韓世忠看了看三人道:“這是怎么了,軍機處一半的將領到了這里來了。”
王定六道:“你們的行蹤被鎮江的太上皇發現了。你們看這個,說著拿出一張圣旨。”
朱五急忙接過來一看,冷汗直流。這聲圣旨是宋徽宗下旨給楊華的,讓楊華帶著江寧水師暫時住曄揚州,沒有旨意不可過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