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種世信一時間有了探查那片土地的意思,但是現在扶桑國亂作一團,中原消息又傳不過來。種世信又特別擔心父親是無法戰勝那個西方的強敵,倒是后需要退到扶桑避難,因此就放棄了探索北方之心,安心督促石見山采礦和出云國建城。有了銀子和堅城,即使西軍的第四次西征失敗退到了扶桑國,他們也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本。
種世信見王三到來,問道:“回中原的貨物采購的怎么樣了。”
王三道:“回五爺,有希望了,但是有些事情還得五爺做主。”
種世信道:“什么事情?”
王三看了一眼種世信正在觀看的地圖道:“這事情還要從這個地圖說起。”
種世信道:“說來無妨。”
王三道:“我在此地經商認識一個扶桑商人名喚種花家,原本是做藥材生意的,現在是什么都做。據他說扶桑國背部有一批渾身是毛的蝦夷人,那些人還未開化。倒是可以抓過來做奴隸。他們的部落里的糧食也可以充作軍糧。”
“蝦夷人?”他們在那里。
王三一指地圖,道:“北陸道、東海道以北這圖上的蠻荒之地便是。”
種世信看了看地圖,道:“這點地方能有多少野人去捕捉,別是白白耗費錢糧得不償失吧。”
王三道:“這圖畫的不全,那個種花家講,在北陸道、東海道之北還有一個大島,面積廣大并不比東海道小,那里有眾多蠻化不開的野人部落。那些部落連刀槍都沒有,只要能夠登陸那個島,要多少人就能抓捕多少人。”
種世信一聽似乎有些道理,不過他又說道:“這又是一場遠征,只怕消耗甚大,得不償失啊。”
王三道:“那個商人愿意組成一只隊伍,幫咱們抓捕奴隸,收集糧草。只需咱們提供200把樸刀就行50張強弓就行。”
種世信疑惑道:“他就想要這些嗎?”
王三道:“沒有您不圣明的,他還想在那個島上建立一國,并且請咱們中原上國承認他的統治,他愿意成為永遠成為咱們中原的藩屬。”
種世信道:“我說嗎,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這封賞的事情需要奏報平西侯爺才好,不過這200樸刀,咱們咬咬牙還能拿出來,50張我看給他10張算了。另外歸義城的那幫孩子也訓練了一些時日了,也該處處歷練一番了。我看這樣,我讓張順帶領100水師和300咱們西軍子弟兵讓這個商人帶路就行。拿武器就算送給他作為報酬了。至于建國的事情嗎,我說了讓他在關西找塊地方算了。他要是能招募200武士,頂得上一個領主的實力,何必道蠻荒之地建國。他要是能夠在關西打下一片土地,我就以扶桑國一品右大臣的名義任命他。”
王三一聽這也蠻好,道:“如此說來,我就去找種花家商量。”
李立最近一直在追查源為義一家被殺的的消息,查來查去也是沒有什么進展,因此心情也不怎么好。李立也是劉光世的親兵出身,他和王三不一樣,沒有家眷孑然一身。到了扶桑國王三勸他在扶桑國成家算了,可是李立覺得現在很好,自己寂寞之時就到勾欄瓦舍去找粉頭發泄一番。
隨著小浜港的衰落和新港的開埠,新港成了扶桑國最熱鬧的地方之一,三教九流都匯聚與此,茶館酒肆,勾欄瓦舍也開設很多家。原本李立管理石見山的時候很少來這里,自從加入錦衣衛后,到這里時候就多了,他來這里除了排解憂煩,還有就是打探消息。
李立今日在新港新開張的一家勾欄院吃酒,本來他是想找家勾欄院的頭牌桃白白來戲耍一番,沒想到來到這里之后得知這個桃白白母親病了,回家探望去了。李立頓時覺得無趣,因此就在這里喝起悶酒來。
這時候勾欄院門口來了一個鬼頭鬼腦的小廝,這個小廝名叫浩二,平日里混吃混喝,就是靠再商人之間販賣各種消息掙得一些零錢,是新港一個街頭有名的包打聽。
那浩二進入廳堂之內四處尋么,李立看得清楚,對他一揚手道:“這邊。”
浩二發現了李立,一臉諂笑的來到了李立面前,他也不客氣,徑直坐在李立對面,揚手道:“伙計,添上一雙碗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