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當時遷聽說今日金軍攻城與往日大為不同,心中頓覺不安。他提醒了吳麟后,吳麟帶著火器就上了城墻,留他一個人在府中用餐。時遷無心留在吳麟的府邸,回到了襄州錦衣衛的商棧。
時遷找來了王三,問道:“今日與往日大不相同,讓弟兄們都做好準備,隨時上城廝殺。”
王三道:“沒有吳爵爺的指令,我們不能上城墻的。這些日子他們寧愿調動襄州的廂軍上城,也不愿意我們錦衣衛插手城防諸事。”
時遷道:“城外金兵布置如何,可派人查詢否。”
王三道:“大人,我只是掛名在錦衣衛,只是為了行商方便而已,這探查之事,我哪里懂得。不過金軍大軍南下,吳爵爺來之前,我就是關注城防的事情,周中沒有人手,無法派人探究金兵諸事。等吳爵爺來了之后,我有一個掛名的統領,更不好直接指揮錦衣衛,因此無出城探查的安排。”
時遷道:“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現在時間緊張,來不及詳查。要盡快派出精細之人快探明金軍屯糧所在。”
時遷雖然不懂軍事作戰,但是跟著種師道這些年征戰,覺得無論是華夏軍還是西軍,多次偷襲敵軍的存糧營地,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戰績。現在自己就是上城墻恐怕也幫不上什么忙,于是想到能否在金軍糧草上做些文章。
由于襄州城周圍河道縱橫,金軍只是在北門駐扎,其他城門可暢通無阻。時遷立刻派出十數錦衣衛探子,從東、西兩道門出城,繞道北城,探查金軍營寨的存糧所在。
金軍由于都在關注于攻打襄州,并沒有關注襄州城東西二門派出了十幾個錦衣衛。這些錦衣衛出得城來,每3人分成了一組,就向金營方向摸了過去。
時遷在城中焦急的等待著消息,此刻城頭之上已經亂成一鍋粥,王三已經命令手下人馬全副武裝準備支援城頭了。就在這是,有一組錦衣衛回來了,他們在高崗用望遠鏡大概攤了金軍存放糧草的大營具體的坐落的位置,并且畫了草圖。。
時遷、王三看著錦衣衛畫的草圖,對王三道:“王三兄弟,我是不懂打仗,你看咱們怎么能夠將這個存糧大營燒了。”
王三看了看草圖,道:“要是這個圖靠譜,這糧草大營守衛有序,恐怕一時難以破壞。除非有人能潛入金營。”
時遷道:“如果不能破壞,擾亂一下他們也行啊。只要給城頭減輕負擔即可。”
王三想想,道:“不如這樣,咱將所有人馬從水門帶出,兵分兩路,沿著護城河而行。金人只是填滿的北城護城河,我們從東西而成護城河駕駛舟船出擊。咱登陸之后多帶旌旗鑼鼓,虛張聲勢,造成攻打金營的假象。如果金兵前來廝殺,我們就退到護城河中。反正金軍沒有水師,能奈我何?”
時遷道:“妙計。我看兵分兩路是好,不過一虛一實也許效果更佳。”
王三道:“愿聞高見。”
時遷道:“你將這里的士兵都帶去,虛張聲勢,千余士兵總要弄出數萬人行軍的氣勢來了,總之要將金軍主力引出大營。。我只20個高手,換上金人的軍裝。仿照當年王定六大人在西域火燒西遼大營之法,潛入金營中燒了他們的糧草。金營火氣,必然退兵。”(王定六劫西遼軍營,見三二八八剌沙袞之戰(二))
王三聽罷,倒吸了一口涼氣,道:“這也太險了了吧。”
時遷道:“富貴險中求,休要啰嗦,按我說的做便是。”
王三便挑選20個錦衣衛機靈的高手,換了金軍的戰袍,選了20匹戰馬,來到了時遷面前。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