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時,就算他布局的再完美,也要付出慘重的代價,才能將水之城拿下,遠不像現(xiàn)在這般,沒付出多少傷亡的,就將其攻下。
“他們不懂,也是好事。”
“按照先前的約定,把上億奴兵收下,剩下的修士及貴族,全都留給大商。”
聽完黎風的匯報后,姜黎吩咐道。攻城之后,資源可以平分,但里面的人口,顯然就不是那么好分了。
畢竟,人不光分男女老幼,修為也有高有低,且不同的身份,所具備的價值也各不相同。
真要細分的話,很難讓各方滿意。好在,姜黎看不上修士,他只對奴隸感興趣,對貴族及國人,沒多大的興趣。
而大商那邊恰好與他相反,對奴隸沒什么興趣,反倒是對貴族,及國人很感興趣。
姜黎這一讓步,瞬間就讓問題變得簡單起來了。
當然,在大商看來,按照這種分配方式,無疑是姜黎吃虧。所以,他們在別的方面做出了讓步。比如挑選資源的時候,讓姜黎先挑。
姜黎給面子,他們自然也要投桃報李,免得姜黎太吃虧,傳出去名聲也不好聽。
大商看重貴族及國人,因為他們有修為在身,隨時都能轉化為戰(zhàn)力,成為新的士卒,為大商而戰(zhàn)。
姜黎看重奴隸,一是因為他們?nèi)菀渍瓶兀S便給點好處,就能讓他們感恩戴德。
其次,是因為他們能提供愿力,數(shù)量越多,提供的愿力就越多。
而國運的提升,就與愿力,及民眾的數(shù)量有關。
對姜黎來說,足夠多的人口,是真的能轉化成力量的。是故,旁人不看重的奴隸,于他而言,乃是極為重要的資源。
甚至于,就是在戰(zhàn)場中,他們也能發(fā)揮出不小的作用。
于后方祈禱,所產(chǎn)生的愿力,就算不能提升己方的實力,也能化作純凈的元氣,彌補己方的消耗,從而讓他們的作戰(zhàn)時間更加持久。
這點很重要,很多大戰(zhàn),雙方其實并沒有多大的差距,能否獲勝,就看誰更加的持久。
有了愿力的幫助,己方無疑能更加持久,相應的,獲勝的幾率也將大大提升。
“不對,有蘇國的援軍馬上就要到了,城內(nèi)的將士無疑是個隱患。”
“若是不能盡快的收服他們,那等有蘇國的援軍突然攻城時,難保他們不會趁機作亂,從內(nèi)部制造破綻,給予城外的援軍機會。”
突然,姜黎想到一事,遲疑道。
水之城不似火之城,拿下就沒事了,有足夠的時間,將城內(nèi)的俘虜運出去。
恰恰相反,他們已經(jīng)沒什么時間了,怕是剛把城內(nèi)的俘虜運出城,有蘇國的援軍就趕來了。
可不把他們運走,繼續(xù)留他們在城,那在有蘇國援軍攻城的時候,他們突然反戈一擊,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按照傳統(tǒng),這時候,就該大規(guī)模的屠殺俘虜,用以獻祭四方鬼神,從而獲得他們的庇護,抵御強敵。”
那隨軍而來的大商貴族,看出了姜黎心中的顧忌,出言說道。
大商常年征戰(zhàn),類似的事也不是沒有遇到過,一開始,他們還舍不得城內(nèi)的俘虜,或者說是不知道怎么處理。
但吃的虧多了,漸漸地,他們就知道這時候如何做,才是對自己最有利的。
那就是殺俘獻祭!
既然留著他們是隱患,那索性將他們?nèi)繗⒘耍靡垣I祭四方鬼神,從而換取強大的力量。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隱患,又得到了力量,可謂兩全其美。
當然,獻祭這些俘虜所得的好處,肯定沒有留下他們大。
但這種情況下,他們要考慮的,不是怎么做利益最大。而是怎么做,才能將隱患降至最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