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防患未然。” “……” “主公,此非小事也。此等人若心存怨恨,煽動軍心,或行謀害事,因小失大。切莫有婦人之仁。” “且為奴罷。” 時代就是這么個時代,連坐制改不了,魏王只得兩者相較取其輕。 華佗不是謀士,只旁聽。他一直保持沉默,最后才插話, “主公,縣之官學及醫館望多加修繕。” “嗯,長文兄,元化所提亦是吾之看重。術業有專攻,技藝之所還須考量。” “好。吾與元化即刻動身,將諸縣事宜安排妥當。” “大營選址與紀靈商議。吾令其將五千人與汝等隨行。” “諾。” 衰神憋足了勁兒,一定要將汝南打造成主公的地盤。第二日即帶著人馬岀發,一個縣一個縣的梳理。 可想而知,衰神所過之處,會有多少人跟著倒霉。衰神之名,隨其一路,終其一生。 上蔡縣令早就想投降,可是衰神之前的清理行動,讓他只能堅守。心中狂罵陳群衰人一個,投降都不行,照砍不誤,簡直不是人。 他一方面加固防御,一方面派人向汝南郡守孫香求援。可孫香援兵未到,對面又來了一萬多人,瞬間感覺天都塌了。 魏王沒有攻城,既怕損失人,又怕城墻被破壞。但僵著也不是事兒,于是令人射書信進城。 開放一條逃生通道,限期一日離開,否則屠城。 上蔡縣幾個高管黑著臉,信還是不信?待在城里,就是甕中之鱉。一旦岀城,就是砧板上的魚肉。原地轉圈圈,拿不定主意。 他們一直猶豫不決,手下們不干了,開始催促。再不走,跟著掉腦袋。這些人不是不忠誠,而是不能作無謂的犧牲。 中午時分,東城門打開,縣令和縣丞等帶著家眷離去。一起離開的人真不少,都是私人部曲和奴仆奴婢。 當然,房產地契以及金銀珠寶全部封存。財富是不能帶走的,武器裝備也不行。 應該說他們運氣真好,碰到了魏王。旦凡衰神在,腦袋肯定得留下來。 照方抓藥,魏家軍連下灈陽和吳房兩縣。兵不血刃,拿下三城,士氣暴漲。這哪里是打仗,純粹是撿。 接下來面臨著方向選擇,要么向陽安和郎陵進發,要么向平輿開動。 魏王算了算時間,離與青州軍會合還早,決定拿下陽安、郎陵、慎陽和安城四縣,再回師兵圍平輿。 可一想到陽安,他就有些頭痛。因為曹老板特別叮囑過,陽安李通是絕對不會背叛的。黑名單不可不信,也不能全信。關于李通,老板著重介紹了一番,言談中頗為敬重。 李通的經歷和他很像,拉起隊伍后,跑許都投了老曹。最后奉命駐扎于汝南西界,算是曹操在汝南郡切入的一顆鋼釘。 而更神奇之處,李通的經歷和苦主魏宇也很像。大饑荒年月,他傾家蕩產賑災救民,同儒士平分糟糠,附近鄉里爭相投奔。 且他以游俠聞名于江汝地區,獨霸陽安和郎陵兩地,根基頗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