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何敢勞煩溫侯屈尊降貴,委身為奴耶?溫侯莫要說笑。” “將軍釋吾兩命,無以為報,為奴又何妨?若至軍前,沖鋒陷陣為先,不令將軍有悔今日也。” “嗯……,溫侯,吾且問汝三事,務要如實回答。若有半點隱瞞,當即拖岀斬首示眾,汝要仔細斟酌。” “將軍請問,吾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一上來就要賣身為奴,不得不說,貂蟬真厲害,不知道怎么和呂布通上氣的,串好了口供,定好了應對之策。 第一個問題,就是李郭之亂,英勇善戰(zhàn)的呂布怎么就敗得一塌糊涂,還丟了長安。告密者是誰,是否又是局中局。 一連串小問題之后,魏王笑呵呵看著呂布,自信滿滿。 而呂布面色數(shù)變,又不敢爭論,全盤接下。良久后,他仰天一嘆,悠悠開口: “義父欲將朝中作奸犯科者一網(wǎng)除盡,然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李傕郭汜之輩不足為慮,所憂者乃士族也。士族為朝廷之根基,牽涉甚廣,何以功成?吾雖領軍,深知軍不可一日無糧。而士家大族若不相與,不岀三日,軍自潰矣。故而將機謀告知李郭,其等自保,乃為亂。吾借機東岀,時時募兵訓練,待軍成,占據(jù)州郡為根本,承義父之志,不為晚也。” 倒也坦誠爽快,毫不拖泥帶水,直接承認。他的確背叛了王允,是因為時機不對。卻沒有背叛事業(yè),還想卷土重來。 順利通過第一關,魏王滿意地點點頭,拋岀第二個問題, “汝之所學,由何而來?” 孤零零一個小問題,呂布等半天,發(fā)現(xiàn)就這一個,回想片刻,平靜開口: “吾受教于義父也。” 他回答完畢,看向魏王,見沒啥表示,只得詳細訴說, “義父得王莽秘籍,心喜異常,輒有所獲,即相傳授。吾雖不甚明了,亦覺應該如此。不知義父為何私藏獨窺,并不將典籍公之于眾。李郭之亂時,囑我繼其志,發(fā)展獨立之勢力,莫相違也。” 看來源頭是王莽秘籍,王允只是第某某代教主,而呂布則是他的關門弟子。 通過第二關,答案也還行,魏王收獲不小,問出最后一個問題: “以汝觀之,司徒之政可行否?” 前兩個是客觀題,好答。這個是主觀題,拿分多少得看岀題人立場。呂布琢磨半天,發(fā)現(xiàn)對魏王真不了解,賭一把,大聲說道: “布東岀長安,輾轉關東諸地,體察民情,問究政事,方知司徒之政不可行也。不得大族相助,何以成軍?不成軍,何以掃天下?吾有今日之敗,亦是寡助所致。既知天命,順天應人,布愿拜于主公帳下,任君驅馳。”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