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昌豨在東海,以群寇的名義,魏王覺得收服不是難事。不過曹老板也應已到達郯城,不知道東海國現今什么情況。 搶時間,搶人才,搶地盤,大軍疾速前進。兩天到達利城,利城到了他的手中。 有些奇怪,曹操行軍不會這么慢,怎么還窩在郯城。他令吳敦守利城,自己繼續南下。 行至羽山,與曹軍撞個滿懷。可惜曹操并不在軍中,夏侯惇為主將,于禁為先鋒,正欲北上利城。 兩軍會面,擺酒設宴,營中歡飲。魏王邀請獨眼夏侯一眾將領聚餐,吃燒烤。 酒過三巡,夏侯惇悠悠一嘆,滿眼羨慕,贊道: “無忌來此,想必瑯琊國已下,吾自愧不如也。” “元讓兄自謙,呂布一亡,群龍無首,以司空之名開路,所過皆降。吾特此來會,稟明曹公得知。” “司空尚在郯城,昌豨業已歸順,如今徐州全下,值得慶賀。且飲一杯,請。” “元讓兄,請。” 不用打仗了,眾將自然開心,觥籌交錯,把盞言歡。 酒席散去,各歸各營,睡個好覺。及至深夜時分,坑貨摸黑來訪。 于禁一見他,上下仔細打量個不停,口中嘖嘖稱奇,頗帶敬意地說道: “無忌,不岀所料,瑯琊國與下邳國已歸君之所有,實不敢想象也。” “文則兄,此乃天助我也,不敢居功。” “非也,兩年之前,吾與君同困于青州軍大營,短短兩年,短短兩年矣,君若自立,天下何人敢小覷耶?” “幸有文則兄相助,吾才轉危為安,得有今日。” “無忌莫說笑。曹操據郯城,以今之形勢,其必取東海國也。吾與昌豨有舊,此時若圖之,勝算頗大。” “文則莫急,吾只待曹操與袁紹相爭之時,再作打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