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此話一岀,眾將表現各異。吳威等三五人立即響應,李旦等三五人面色猶豫,還有三五人默默低下了頭。 他們已解甲歸田,終于不用再打仗。可還沒開始就結束,又要征戰,大多數人心中自然不愿意,況且對手還是老東家曹操。 為了不打仗,與曹操干一仗,他們會選擇搏一把。但心愿達成,雖承賢師恩情,卻也難以決擇。 吳威見眾人響應寥寥,登時大怒,起轉身開噴: “若非賢師居中謀劃,汝等豈有今日耶?有所求時為賢師,無所求時為路人,汝等豈忘黃天乎?李旦,汝之名字亦賢師所改,此時竟不吐一字,豈為人乎?” 他噴完一眾,矛頭對準李旦,眼睛怒視,用手不停點指。 李旦被說得臉通紅,“蛋”字被魏王改作“旦”字,高雅許多。他緊皺眉頭,沉默片刻,起身應道: “吾不惜身,奈何兒郎耶?今賢師有難,正是用人之時,吾自不能坐視不理。今即召集眾兒郎,愿者前往許都,不愿者且去汝南,如何?” 他表完態,回轉身恭施一禮,誠懇說道: “賢師在上,旦愿前去許都,可兒郎思歸心切,不敢違眾心,且由其等自決,望賢師體諒一二。” 魏王見眾人態度不一,表情不一,心已知曉不可用,也屬正常表現,安慰道: “無妨,汝等無須進軍許都,暫駐扎于隱強縣附近,聽命行事。若戰,吾派人來請;若無戰事,汝等即安家于此處。” 李旦略有猶豫,本來安置地點就在隱強、召陵、汝陽和西華一帶,賢師明顯不用了,他反倒不知該怎么辦。 吳威一聽更急了,白了李旦好幾眼,單膝下跪,請求道: “賢師,不管旁人作何選,吾領軍相隨。” 緊跟著有七八名將領下跪相請,而李旦也在其中。 魏王連忙起身將他們一一扶起,言辭懇切地命令道: “汝等若愿相隨,且聽吾將令,屯駐于隱強縣境。屆時如需援手,吾自會遣人相告。切記,非吾軍令,不可妄動,否則休怪軍法無情,司空亦不能保也!” 他越說,聲音越冷。即使這些人不能為他效命,也不能為老曹岀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