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五十九章:當儒門大賢學會了邏輯-《穿越成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2/3)頁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不就是這些最真實的反映嗎?

    同時,帝王也是大儒們教出來的。帝王當然也知道天朝雖壽,猶有盡時。所以愿意死社稷的君王也越來越少,再不濟如劉嬋般,爭取個安樂公也不錯。甚至自作聰明的君王會在王朝穩定時故意放大災害的損失,減緩人口的增長,從而延后王朝的盡頭。將來如果還能出一個死社稷的君王,只能是等要么對儒學絕望,要么壓根沒系統接受過儒學洗腦的君王了。

    到這里,君王都不死社稷,憑什么要求臣子死社稷。于是乎邏輯閉環了,趕緊享樂吧,別活太長就行。

    聽到這里,基本是滿場皆驚了。要知道大家私底下胡說八道那是沒有官身,加上明朝朝廷雖然規定很死,但這么個窮朝廷,基本管不到民間。

    但高翰文是有官身的啊,這幾乎就是大逆不道了。雖然大逆不道得有點道理。

    “高先生覺得呢?天下之財有定數嗎?”顏鈞經過了之前的顱內過山車,這會兒已經能夠很平靜地發出問題了。

    “討論天下之財有無定數,就要看怎么定義天下之財了,顏先生及諸位學生,你們覺得呢?”高翰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同樣拋出問題。

    一時間,有說金,有說銀。有說銅,有說布的,有說糧食的,有說物件東西的,也有說土地的。

    簡直眾說紛紜,好不熱鬧。

    “顏先生,你怎么看?”高翰文還是不急于表態,而是想先引出顏鈞的態度。

    “從剛剛大家講的來看,金銀銅之流可以歸結為貴重金屬。這些金屬埋藏在地下或許是有定數的,但我們從未能完全挖掘出來過。隨著王朝穩定,總是能源源不斷挖掘出新的礦藏來。如果財是指開采出來的貴金屬,那么應該是沒有定數的?!?

    “同理,糧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是由人制造出來的,只要能繼續開荒種植,加上更多人力投入,也應該是沒有定數的”

    “問題可能卡在土地上,我大明兩京一十三省的土地是有定數的。當前大明億兆子民,荒地可不多了?!?

    等到說完土地,顏鈞就意識到了問題的癥結在哪里了,就是土地有限,這個不是心學修心就能改變的。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芬河市| 天峨县| 禄劝| 农安县| 金堂县| 承德县| 石城县| 浑源县| 尼勒克县| 谷城县| 五常市| 郯城县| 凭祥市| 新平| 志丹县| 太保市| 杂多县| 吐鲁番市| 璧山县| 莱阳市| 金湖县| 稻城县| 博罗县| 宁海县| 佛学| 景宁| 崇义县| 玛多县| 杭锦后旗| 依兰县| 大新县| 攀枝花市| 呼和浩特市| 耒阳市| 花莲县| 同江市| 弋阳县| 库车县| 自治县| 祁连县| 奉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