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蔣方震一愣,不解地問:“張將軍,這話怎么講?” “你看看地圖就知道了,吉林省本來是沿海省份,可是大清期間,這個出海口被大鼻子給占了。劉司令一直耿耿于懷,可咱們劉司令別看長得五大三粗的,卻是個謙謙君子,不好意思直接動手搶。但是這要有人先動手了,劉司令的意思是,咱們也別客氣了,一股腦恢復(fù)吉林省為沿海省份。” 蔣方震總算聽明白了,敢情這里面還有個彎彎繞啊! “我說呢!那么重要個地方就放了一個大隊,飛機也不去轟炸,重炮也不拉上去。這是等著敵人犯了錯,堂堂正正把那塊兒地給收了。高!真是高!蔣某佩服!這份心思,這等智慧,就算全華夏也找不出幾個人來。”蔣方震心里打著轉(zhuǎn)。 他來了邊區(qū)這么多天,可是仔仔細細研究了保安軍的戰(zhàn)例。也聽到了不少關(guān)于劉大雙的傳說。 這保安軍上上下下沒有不佩服劉大雙的,大家私下里都說劉司令就是天上星星下凡,打仗沒有不勝的,每次都是摧枯拉朽,幾乎完勝。而保安軍損失卻是微乎其微。 最關(guān)鍵的戰(zhàn)前準(zhǔn)備,劉司令往往出人意料,讓人看不懂,甚至有些提前好幾年布局了。 這仗一打起來,保安軍就像塊兒石頭,敵人卻像雞蛋。令人叫絕的是,這雞蛋偏偏上趕著往石頭上碰。 劉司令打的都是巧仗、便宜仗,別人根本無法復(fù)制。 有一點,蔣方震不是很贊同,他覺得劉大雙過于謹(jǐn)慎,像打山海關(guān)那一仗,直接向南推進,京城里還有個裝備精良的第一鎮(zhèn)內(nèi)應(yīng),應(yīng)該可以一鼓作氣把京城占了。 按照劉大雙的威望,邊區(qū)雄厚的工農(nóng)業(yè)基礎(chǔ),他就算坐在京城大院里,也沒有多少人反對。讓人琢磨不透的是,他居然停下了腳步,而且還擁護老袁做大總裁。 無法理解,或許真是個謙謙君子。 就像這次一樣,偏要學(xué)古之君子,要師出有名。費了老大勁了,弄個千把人,跟魚餌似的。 他就不怕魚兒吃了魚餌不咬鉤? 這什么世道啊!弱肉強食,誰搶了算誰的! 蔣方震暗暗嘀咕了半天,覺得劉大雙有點迂腐,跟個讀四書五經(jīng)讀傻了的老酸儒似的。 成大事者,哪個不是殺伐果斷,心黑手狠之輩。必須找個機會勸勸劉大雙,要成就大業(yè),臉皮薄了可不行。 蔣方震不知道的是,劉大雙來自于一百年后,那個時候,世界大戰(zhàn)也打了兩次了,該劃分的地盤都劃分好了。 于是,大家西裝革履的開始講民豬、講文明,干什么壞事總是找個好聽的借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