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個好人,一個忘了自己的好人。
張旭光年輕,好像永遠活力四射。同事都曾記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貌似無痛無恙,依然工作在崗位上,直到被送進IcU重病監護病房,很多同事都無從相信。
“他有基礎病,未敢接種新冠疫苗。”他走后,家屬如是說。同事知道,這沒有影響他工作。疫情管控放開后的第一波沖擊里,他堅持自我封控,堅持吃住在辦公樓里。沒有誰了解他的毅然決然,沒有誰知道他隱隱的病痛,只是看到了他的堅守,看到了他里里外外忙碌的背影。
“本來能休息一下,他說臨近年關,單位上下都在忙,思量了好久,還是放不下。”家屬如是說。每逢年頭歲尾,行里的工作都是千頭萬緒,總是全年最為繁忙的時刻。人手少、壓力大,是基層一線的實際。只有張旭光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他卻選擇了硬抗身體,硬扛工作。
他一直就是這樣一個人,寧可為難自己,也不愿把困難推給別人。在壓力面前,他不言不語,除了妻子和家人,沒有誰懂他的堅強,沒有誰在知情后不潸然淚下。
“原來,他以為與往常一樣,這一次也能挺過去。”妻子如是說,“他最后一次吃完早飯去上班時還一直說‘我挺挺,挺一挺就過去了。’”。一次早餐,成了永別。
張旭光基礎病很重,類風濕關節炎的疼痛讓他坐臥不安,甚至被家人背下樓梯。他在單位一直刻意隱瞞,一直不顯山漏水,始終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一個常常說來日方長的人,應是最懂生命的無常。他執著地熱愛工作,疫情,卻不懂他的執著。
好人不長壽……張旭光走后,他身邊的同事,沒有一個人不覺意外,不覺痛惜,如同六月驚雷。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