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唯有那不眠的憑欄與情仇依舍 是云搖是雨散都在同一個搖籃 邯鄲夢啊古今同 榮華易去青山處處英雄冢 藍采和醉酒當歌 紅顏易老轉(zhuǎn)眼桑田泛清波 《翩翩》的原故事: 邠州人羅子浮少年父母雙亡,被叔叔羅子業(yè)收養(yǎng)。羅子業(yè)是國子監(jiān)祭酒,家財萬貫卻沒有子嗣,對羅子浮視如己出,非常疼愛。十四歲的時候羅子浮受了壞人的拐帶去了妓院,被一個妓女迷住,跟著去了金陵。后來,羅子浮的錢財都花光了,還落下一身梅毒病。羅子浮思念家鄉(xiāng),于是一路乞討到了邠州境內(nèi),但自己一身落魄,不好意思回家。正在躊躇之際,偶遇到一位仙女,名叫翩翩。翩翩把羅子浮帶回山洞里,用溪水治好了他的病,還用芭蕉葉做錦、浮云為棉給他做了衣服。翩翩與羅子浮相狎交歡,生了一個男孩。羅子浮惡性不改,妄圖調(diào)戲翩翩的好友花城娘子,但只要一有邪念,身上的衣服就變成枯葉,羅子浮只得作罷。男孩長大后,和花城娘子的女兒成了親。羅子浮思念叔叔,要回家探望。但翩翩仙凡殊途,不能前往,只得作別。羅子浮和兒子、兒媳下山見到了叔叔,一家團圓,非常高興。過了幾年,羅子浮和兒子去山上尋找翩翩,卻只見黃葉滿路,白云迷失洞口,再也找不見了。 歌詞釋義: “誰不是錯過了四下報更的鼓聲”(“四下報更的鼓聲”意指四更天。羅子浮沒有聽到報更的鼓聲,以為是錯過了,但是身在山中,壓根也沒有報更的鼓聲。說明不知何時何年。“誰不是”,挑明了作者本人自語的口吻,意思是我也是。所以說通篇講得既是羅子浮的故事也是作者本人的故事。)“總有人偷偷撥弄鏡月的指針”(鏡月有兩層含義,一指鏡中花水中月,即為虛幻。也指一種表示時間的器具,它通常是一個圓形的盤面,上面有一個指針指向月亮的位置,用來表示當前的時間。總有人偷偷地撥動指針,指好像有人故意錯亂了時間,意為山中無日月,寒暑不知年。也有造化弄人的意思。) “罌缶的酒瓶化來綺紈與樓閣”(罌缶特指一種圓肚長脖的酒瓶。聊齋《翩翩》中有“室隅一罌貯佳醞”一句,說山洞的一角有一個罌用來藏酒。這里借罌缶來指仙女翩翩,意思是翩翩變化出來錦衣秀服和亭臺樓閣。前面是對時間和環(huán)境的描述。)“綠芭蕉紅櫻桃孑然一身的過來人”(南宋蔣捷《一剪梅·舟過吳江》詞:“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綠芭蕉、紅櫻桃指時間過得很快,也意味歲月催人老,如同催熟了櫻桃。綠芭蕉還暗合翩翩用芭蕉葉給羅子浮做衣服的典故。“孑然一身的過來人”指羅子浮,他歷經(jīng)富貴榮華、落魄潦倒,還是孤身一人,可稱得上是過來人;同樣也是指刀郎自己,刀郎經(jīng)過了大悲大喜、大起大落,從紅透半邊天到黯然退隱,何嘗不是孑然一身的過來人!) “未曾走到絕境路彼岸花不開”(這句與“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同,意思是羅子浮到了絕境,卻有了轉(zhuǎn)機。也意味著刀郎歷經(jīng)絕境,重見花開。)“辛酸只為長安遠倒臥在瓊臺”(“長安遠”語出《世說新語。夙惠》“舉目見日,不見長安”,所謂日近長安遠,指去長安比去太陽還遠,常用來比喻功名利祿難求。這里指羅子浮乞討回老家的路途遙遠,就像長安遠一樣。辛酸為了回老家,卻倒在瓊臺,也就是露宿翩翩的山洞。刀郎自己何嘗又不是辛酸只為長安遠,卻倒臥瓊臺!)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