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歌詞:九州山歌何寥哉
一呼九野聲慷慨
猶記世人多悲苦
清早出門暮不歸
《山歌寥哉》的創作動機及根源為山歌,即通過民間的傳唱和更新換代演變而成流行民歌。
羅剎海市,刀郎
歌詞:羅剎國向東兩萬六千里
過七沖越焦海三寸的黃泥地
只為那有一條一丘河
河水流過茍茍營
茍茍營當家的叉桿兒喚作馬戶
十里花場有渾名
她兩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開言先轉腚
每一日蹲窩里把蛋來臥
老粉嘴多半輩兒以為自己是只雞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
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只雞
勾欄從來扮高雅
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邊來了一個小伙兒他叫馬驥
美豐姿少倜儻華夏的子弟
只為他人海泛舟搏風打浪
龍游險灘流落惡地
他見這羅剎國里常顛倒
馬戶愛聽那又鳥的曲
三更的草雞打鳴當司晨
半扇門楣上裱真情
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
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臟東西
那馬戶不知道他是一頭驢
那又鳥不知道他是一只雞
豈有畫堂登豬狗
哪來鞋拔作如意
它紅描翅那個黑畫皮綠繡雞冠金鑲蹄
可是那從來煤蛋兒生來就黑
不管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臟東西
愛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樣愛也有千樣的壞
女子為好非全都好
還有黃蜂尾上針
西邊的歐鋼有老板
生兒維特根斯坦
他言說馬戶驢又鳥雞
到底那馬戶是驢還是驢是又鳥雞
那驢是雞那個雞是驢那雞是驢那個驢是雞
那馬戶又鳥
是我們人類根本的問題
明代新興市民文學是中國文學史上全新審美意識的開始,《聊齋》繼承了蒲松齡對于市民倫理的認同觀念,描繪了現實之境與理想世界、男與女、善與惡、債與償、強與弱、神圣與褻瀆,充滿了對立。
翩翩,刀郎
歌詞:誰不是錯過了
四下報更的鼓聲
總有人偷偷撥弄鏡月的指針
罌缶的酒瓶化來綺紈與樓閣
綠芭蕉紅櫻桃孑
然一身的過來人
未曾走到絕境路彼岸花不開
辛酸只為長安遠倒臥在瓊臺
小心那流射的
海市售賣開花杖
遼遙的天河啊紛
紛流淌的挽歌郎
藍采和啊醉酒當歌
紅顏易老轉眼桑田泛清波
她也曾是越過了
銀河萬里的荒原
他也曾是劃破了
絢爛流落在人間
唯有那不眠的
憑欄與情仇依舍
是云搖是雨散
都在同一個搖籃
邯鄲夢啊古今同
榮華易去青山處處英雄冢
藍采和醉酒當歌
紅顏易老轉眼桑田泛清波
雖然現實與幻境都伴隨著各種殘缺,但《聊齋》絕不是幻滅的悲歌,其中的許多篇章都充滿了理想的光輝,是聽眾得以管窺那個不屬于他們的時代的故事。
花妖,刀郎
歌詞:我是那年輪上流浪的眼淚
你仍然能聞到風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將諾言刻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滿城的汪洋
我在時間的樹下等了你很久
塵凡兒諂我謗我笑我白了頭
你看那天邊追逐落日的紙鳶
像一盞回首道別夤夜的風燈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車轍旁
他日你若再返必顛沛在世上
若遇那秋夜雨倦鳥也淋淋
那卻是花墻下彌留的枯黃
君住在錢塘東
妾在臨安北
君去時褐衣紅
小奴家腰上黃
尋差了羅盤經
錯投在泉亭
奴輾轉到杭城
君又生余杭
我在時間的樹下等了你很久
塵凡兒諂我謗我笑我白了頭
你看那天邊追逐落日的紙鳶
像一盞回首道別夤夜的風燈
君住在錢塘東
妾在臨安北
君去時褐衣紅
小奴家腰上黃
尋差了羅盤經
錯投在泉亭
奴輾轉到杭城
君又生余杭
專輯的十一首作品則是屬于這個時代的山歌。《序曲》采用的是廣西山歌調;《羅剎海市》采用的是靠山調;《花妖》是時調;《鏡聽》是鬧五更調;《路南柯》是沒奈何調;《顛倒歌》是栽秧號子;《畫壁》是繡荷包調;《珠兒》是河北吹歌;《翩翩》是道情調;《畫皮》是銀紐絲調,而《未來的底片》為說書調。
鏡聽,刀郎
歌詞:因為夢沒有留下種
子鏡光嘲笑她的發絲
所以守候在除夕期
待渡鴉的只言片語
天青地黑萬籟俱寂沒有蹤跡
她早已經在鏡中
給了未來以定義
山魈讓她等一等
星夜兼程的情人
他正越過沉睡的邊
鎮喚醒宵禁的新城
他帶來原野他帶
來穹隆赤裸的穹隆
她的身體是無名的
身體女蘿依依的浮萍
她的遺忘從未占有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