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073章 春帷-《逐鹿南北朝》


    第(1/3)頁

    既然增加加了經義的內容,楊禹決定再加考詩賦和算術兩項內容為輔,對于算術一項,宋茂頗有異議,但由于楊禹的堅持,并搬出算術本是君子六藝之一的理由來,宋茂也就沒有繼續抵制,畢竟儒家經義為主才是他的核心訴求,加不加算術,對他來說就不太重要了。

    由于報名參加考試的已有數百人,上邽城中找不到合適的考試場所,經眾人商議,決定在州衙前面的空地上臨時搭起幾百個帷幕作為考場。

    整個秦州,甚至整個天下,恐怕也沒有幾個人能想到,這場連個固定場地也沒有、看上去有些草率的考試,將對未來的歷史產生何等深遠的影響,甚至于由于它是在臨時搭起的帷幕里舉行,加上考試時間在春季,還產生了一個別樣的稱謂:春帷。

    到了考試這一天,天天還沒亮,家住城南隆興坊的李原便早早起床,點上油燈,穿上嶄新的衣服、戴好進賢冠,然后匆匆到旁邊的小屋拍門叫道:“文華,快起來,快起來,可別錯過了時辰。”

    “啊!”屋內傳出一聲驚叫,然后是一連串忙亂的起床聲。

    而另一個房間里也亮起了燈,李原的母親張氏開門出來,對李原說道:“兒啊,時辰還早,我去給你們把飯熱一下。”

    “辛苦娘親了。”李原說完,又匆匆回屋收拾筆墨紙硯。

    等李原和文華收拾好,張氏也把早飯端了出來,一邊讓二人趁熱吃,一邊把昨日準備的饃包好,放到二人的籃子里。

    李原十二歲時,在縣衙做刀筆吏的父親死于戰亂,剩下孤兒寡母二人幾乎陷入了絕境,全靠張氏織些麻布艱難度日。

    到李原十四歲時,城中新開的一家翰林齋招伙計,李原第一次見到滿屋子的書,他至今無法形容那一刻自己的激動之情,他當時就決定哪怕是白給翰林齋打工,他也要做這家店的伙計。

    由于他識字,很順利得到了翰林齋雇用。從此之后,他就像進入了一個寶庫,有活的時候他搶著做,一干完活,就求掌柜的給他一本書看,時常就著店門口的燈籠看到半夜,以至于忘了饑渴。

    掌柜的見他如此勤奮,深受感動,不僅破例允許他把書拿回家看,而且還不時給他一些紙和墨。

    七年時間下來,李原把翰林齋的書讀了個遍,除了經史子集,連農學算術的書籍也不放過,說是學富五車毫不為過。

    在掌柜的鼓勵下,他參加秦州府的初試篩選,輕易便通過了,文華便是在初試時認識的,文華的家境好一些,二人談得投機,加上佩服李原的才學,文華主動要求住在李原家中備考。

    二人匆匆用過早飯,便在張氏千叮萬囑聲中提著燈籠出了門。

    街上不時有巡城的兵丁經過,街邊一些新開的飲食店也早早開了門,門口支起的燈籠透出暖暖的光。

    這是楊禹入主上邽城后最明顯的變化之一,晚上不僅取消了宵禁,而且允許城中百姓沿街開店,不再限定于東西兩市。

    短短兩三個月時間,街邊各種店鋪便多了起來,越往前走,街上提著燈籠的行人越多,文華索性吹滅了自己的燈籠,對李原說道:“咱們這位楊府君,還真是事事敢為天下先啊。”

    “這坊墻低矮,擋不住偷雞鳴狗盜之輩,對坊中百姓出入倒是造成了不小的麻煩,如此也好,據說楊府君下令讓各坊組織丁壯巡夜,治安最好的坊,今后可以減免一成的賦稅,我們隆興坊的坊長為此可沒少費心思,這坊墻雖然推了,治安倒比以前好了許多。”

    文華說道:“只是這坊墻一推,街上難免變得雜亂,平時尚且沒什么,戰時只怕會誤事。”

    “我倒不這么看,孟子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一國如此,一城一坊何嘗不是如此,不管是平時還是戰時,終歸是要以人為主,平時坊長組織得好,戰時加強管理,加上平時積累的經驗,豈不比一道低矮的坊墻有用?”

    “也是,終歸是李原兄看得透徹,不管如何,我總是支持楊府君的,若不是他開此先河,今日咱們哪有赴考的機會,這次我若能上榜,這條命就算是賣給楊府君了。”

    “文華兄,我聽說經隴右大儒宋先生提議,這次考試以經義為主,另外楊府君又增加詩賦、算術兩項為輔,但我猜想,楊府君最看重的應該是策論與算術,詩賦與經義反而會次要些。”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高安市| 东乡| 九寨沟县| 嘉黎县| 隆回县| 额济纳旗| 香河县| 延寿县| 黑河市| 淮北市| 边坝县| 渭源县| 辽中县| 卢氏县| 松溪县| 景泰县| 出国| 张北县| 岗巴县| 嘉禾县| 连云港市| 阳谷县| 泰来县| 兴文县| 西峡县| 鄢陵县| 武川县| 张家口市| 图木舒克市| 滦平县| 鹰潭市| 都江堰市| 辉南县| 资兴市| 莱西市| 寿宁县| 名山县| 轮台县| 库伦旗| 将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