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15章 定軍山-《逐鹿南北朝》


    第(1/3)頁

    “我也是這個意思,你那枳縣丞去了也沒啥用,我這南鄭尉好歹管著幾把刀,若能打開局面,未嘗不是好事?!?

    吳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我們的選擇無非是去一個或一個不去,這兩種可能肯定都在索邈的預料之內,我在想的是索邈還會有什么后手?!?

    “行土斷。”曹長青與吳同幾乎是同時脫口而出。

    土斷為東晉特有,自永嘉南渡之后,中原大片土地落入異族之手,大量州縣機構及百姓南遷,在南方形成了一個個僑郡僑縣。

    這里就以單個郡舉例,比如說上黨郡,上黨淪陷后原來的郡治機構遷到了江淮一帶,所有上黨郡的百姓南遷之后,戶籍依然在原來的上黨郡,但南遷后的上黨郡已無實土,甚至連郡治機構也一遷再遷,沒個固定的落腳點,南逃的上黨百姓就更不用說了,分散于南方各郡,上黨郡再難對他們加以管理。

    但是朝廷卻不能因為上黨淪陷了就取消上黨郡的行政編制啊,一來這在政治上是不正確的,二來南遷的郡縣數以百計,都取消了那些官員還不得鬧翻天。

    加上南逃的百姓剛到,沒有產業,為了安撫他們,同時也想借用他們的武力為北伐資本(淝水之戰中擊敗前秦的北府兵就是由南下流民組成的),不得不給予優待,因此把所有僑人的戶籍都歸為白籍,入白籍者不用負擔調役。

    但東晉多次北伐皆以失敗告終,僑人返終無望,居處既久,人安其業。僑人中的上層已多占有田園別墅;下層的除了淪為部曲、佃客外,也有通過開荒或其他手段取得少量土地,成為自耕農民的。他們與當地百姓生活無異而負擔不同,容易引起僑人和當地百姓的矛盾,這使得許多江南農民也逃亡而變成豪強私附。這些都不利于東晉朝廷的統治,因此東晉政權在江南站穩腳跟之后,前后共進行了近十次土斷。

    所謂的土斷就是取消一些僑郡縣的編制,或從南方郡縣的轄土中分割出一部分作為僑郡縣的實土,整理戶籍,所有僑民一律在所居郡縣重新登記戶籍,取消對僑人的優待,與此同時,清查隱匿漏戶,把逃亡的農民和豪強的私屬人力清查出來,使之成為朝廷的賦役對象。

    目前吳長青他們這近萬人就屬于僑民,索邈要動他們,最好的由頭莫過于行土斷,將他們戶籍重新登記,甚至打散安置。

    曹長青輕拔著下巴的短須說道:“你說換了是使君,使君會怎么應對呢?”

    吳同苦笑道:“曹兄,瞧你這話說的,使君非凡人,他的想法向來如天馬行空,咱們倆就別費那個勁去猜了?!?

    曹長青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只是想嘗試著以使君的......”

    “曹兄打住,我明白你的意思,咱們沒使君那個眼界,就別為難自己了,咱們還是用自己的方式應對吧,據我所知,建康朝廷多次行土斷,也不是次次都成功,每次遭到的反抗都很激烈,即便是劉裕主持的以嚴厲著稱的義熙土斷,也不敢動晉陵界內徐、兗、青三州的僑人。既然連劉裕主持的義熙土斷都有例外,在漢中這兒,咱們就不能成為那個例外?”

    曹長青說道:“劉裕的義熙土斷不敢動晉陵界內徐、兗、青三州的僑人,那是因為這三州僑人是組成劉裕北府兵的主要成分。這次索邈本就是沖著咱們來的,豈會讓咱們成為例外?”

    “這簡單,那咱們就成為索邈不敢動的人,那不就得了?!?

    “你想怎么做?”

    “曹兄,這次我去探路,你猜我發現什么了?”

    “吳兄發現了什么?”

    “楊盛的人也正在查探這條小道?!?

    “你的意思是說楊盛想繞過陽平關偷襲漢中?”

    陽平關是漢中的西大門,正常情況下,從楊盛占領的陰平和武都進入漢中只能走陽平關,這些年楊盛多次攻打漢中,都因陽平關打不下來而宣告失敗。

    當然,如果你不怕翻山越澗,還是有小路可以繞過陽平關的,但這種小路太過難走,對大軍的后勤絕對是惡夢,如果不想賭命,一般不會選擇走這種小道。

    吳同說道:“楊盛是不是想繞過陽平關偷襲漢中目前還不能確實,我已派人前去武都打探消息,不過我推測,自使君一舉滅掉乞伏熾磐、重創沮渠蒙遜之后,楊盛一定倍感壓力,武都、陰平夾在秦州與漢中之間,地窄民寡,楊盛想要生存下去,只有奪取漢中壯大自己,再結合他派人查探小道的行為,我估計可能性非常大。”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定县| 寻甸| 福清市| 浮梁县| 牙克石市| 襄城县| 黎川县| 扎兰屯市| 平塘县| 闸北区| 罗平县| 时尚| 安岳县| 蒙城县| 金秀| 丘北县| 县级市| 东至县| 绥德县| 桃江县| 启东市| 宝应县| 泗阳县| 利川市| 广丰县| 陆川县| 柳江县| 兴安盟| 甘南县| 山阴县| 景洪市| 泰顺县| 山西省| 中宁县| 鸡泽县| 娱乐| 修武县| 白沙| 尚志市| 福贡县| 吴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