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0 至親相悖-《漢祚高門》
第(1/3)頁
如今的大江沿岸,如果說要選一處最繁忙之地,那么首推京口無疑。
衡闊四十里的大江上,風帆招展如同密林,岸上岸下幾近人滿為患。綿延的竹排踏板幾乎延伸到江心,諸多橫索如諸多蛛網交錯,大量的集裝貨品在江面如螞蟻瘋爬。
而在岸上,高如山岳一般的大倉比肩接踵,諸多邸舍沿著寬闊的馳道一路蔓延到晉陵乃至于丹徒。此地風物迥異于旁處,馳道上奔行的牛車,都帶著一股火急火燎的味道,不乏人一手持住算盤,一手快速運算。
更有眾多壯力民夫待在專供他們休息的竹棚里,一手把住一塊夾肉胡餅,一手端著竹筒水壺,視線還要放在各家管事出出入入的招募處,聽到有人喊“集箱八十,工酬一百”等諸如此類的喊話,便要三兩口解決手中吃食,然后大步流星行上去準備攬活。
竹棚外的小吃鋪子大多由婦人們打理,不施粉黛,不著釵髻,臉龐卻被這熱火朝天氣氛感染得紅通通,煞是嬌艷美貌。如今京口左近早有諺語傳頌:水田十頃不如半片食肆。家中有三四婦人,便可當壚賣食,忙碌一整天下來,木盒中便裝滿了數額大大小小的盟鈔。
盟鈔數額最小者為一,數寸方正,比錢百,通行于京口周遭,可購買任何商盟貨產。綠蒙蒙的鈔紙頗具韌性,不懼油污汗漬,仿佛新剝下的竹皮,攜帶很是方便。一旦流通于市面,便飛快被普羅大眾所接受,較之輕重不一又駁雜無比的銅錢簡便得多,哪怕是不識只字的小民,也能明明白白俚算清楚一天的收獲。
大街上這些忙碌身影,無論販夫走卒,亦或衣冠楚楚,統統不能小覷。哪怕是一個衣衫襤褸的行腳苦力,若深究下去,或就是一個坐擁十數頃田畝的小地主,在會稽有佃戶專職為其打理田畝,每年的收成都被商盟大船運來此處。或許這些人本身都不曾親眼見過自家田地,但沒到年終,總有資財入室。
當街望去,從人到物,幾乎都充斥著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絕少能夠看到攜姬悠游的閑暇身影。
有一些新來京口之人,看到眼前這樣一幕,往往要頓足長嘆,感慨世風日下,逐利比奸。大凡在這里待久的人聽到此類感慨,都要嗤之以鼻,就連一些沽酒婦人偶爾都要不乏自豪的駁斥一句“我等不為此態,江東或要半數寒饑”。
而那些感慨者,在此待久了之后,往往也都融入這氛圍中,每天似有一根線牽扯著投入到繁忙的事務中,再也無暇閑坐感嘆。在這樣一個只要努力就能改變生存現狀的環境中,任何言之無謂的泛泛之談亦或悲世言論,都乏人回應。久而久之,自己都會感覺無趣起來。
京口還有一個更大的特色,整個江東乃至于整個天下或許都只此一例,那就是沒有官署。
京口地屬徐州刺史所轄,但徐州鎮所卻在江對面的廣陵。原本尚有一些治民、督軍之職尚安置在此處,但隨著地價越來越貴,各衙署主事者在算過細賬之后,發現將衙署租賃出去所收之利足夠在商盟廣廈中租賃一個大大跨院,甚至還不乏盈余,便也紛紛將治所遷入其中。
京口這樣鶴立雞群的風物,在外人看來應是極為扎眼的存在,但卻甚少受到臺臣攻訐謗議。非獨如此,哪怕充滿地域歧視的民間,許多家居京畿者來到京口,都要盡量收斂起那一股淡淡傲氣,但凡對此處有非議,必然要遭到當地人群口討之。因為江東賦稅,半出于此,京口不亂,則江東久安。
商盟廣廈位于京口西南的峴山附近,乃是一個占地宏大、面積足足有十數頃的大莊園。諸多樓臺屋舍錯落有致分布其中,民間噱言之為“野臺”,意為在野之臺城。出入其中者非富即貴,或許某一座漏夜亮燈的閣樓中,就在進行著一項決定未來數月京口物價波動的議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岚皋县|
东光县|
舒兰市|
天峨县|
中卫市|
新乡市|
玉树县|
开平市|
通河县|
建湖县|
元朗区|
陵川县|
汤阴县|
兴文县|
浮山县|
河源市|
噶尔县|
连山|
溧水县|
建宁县|
龙岩市|
荆州市|
福清市|
朔州市|
屯门区|
禄劝|
德阳市|
老河口市|
胶州市|
宁化县|
林芝县|
沭阳县|
且末县|
嵩明县|
平和县|
突泉县|
大悟县|
桃园市|
寿宁县|
万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