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1193 厚禮酬賢-《漢祚高門》


    第(3/3)頁

    而且也正是因為這種開放的競爭模式,馨士館才能在極短的時間內獲得極高的學術地位。哪怕有什么世家傳承悠久的家學不屑馨士館的學術成就,但若連登臺開講、供世道臧否都不敢,一味的閉門作孤芳自賞,久而久之也就被邊緣化了。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受此名利蠱惑牽絆。比如世居廬山的大隱賢士翟湯,沈哲子數次讓行臺具禮聘請其人入洛開講都被回絕,那是真的不為時俗名利牽絆的高人,對此沈哲子也只有佩服,并不強迫。而且這樣的人也實在少數,不足影響馨士館整體的學術地位。

    勸學禮舉行已經不是一次了,雖然沒有定期,但也有了一些固定的流程。首先便是犒饗那些博學學士,各具束修厚禮,物貨累加便達幾十萬錢之多。雖然古賢以安于清貧為美,但生于此世也少有人能夠專以清貧為畢生目標。

    這一番犒賞,并不獨限于館院之內的授業學士,大凡在伊闕開館授業的博學之士,俱都在犒賞之列,當然賞格各有參差。單單這一項,發放物貨犒賞便達于億萬之巨。世道不乏言之勸學,但真如行臺這么大力度的則實在不多。

    當然如此巨額犒賞也并非沈哲子錢多了燒得慌,從整個行臺施政角度而言,這也是在定向培養一批高收入的群體,用以活化市場、刺激相關產業的發展增長。

    這幾年來圍繞伊闕周邊,也都多有商賈開設工坊生產筆墨紙硯之類的文具用品,因此衍生出來的一系列復合利益,也不是單純的億萬財貨能夠衡量的。

    單單抽稅一項,行臺便能得回不菲的返利,而這些高收入的學士們對各種文具的高品質要求,又刺激那些商賈不得不從工程院高額購買造紙之類的先進技術,又是一層利潤的回流。再加上各種雇傭工匠、租賃土地、售賣原材料等等各種所得,錢財兜一個圈再返回來,甚至還能再有盈收。

    所以對于這些視錢財如糞土、又意趣高標的學士們,沈哲子也是雙倍的欣賞。如果不是因為擔心厚賞無度會令得產業結構畸大難制,他甚至還想更加拔高賞額。

    巨貨收入囊中,那些學士們雖然也是欣喜,也不至于就此樂而忘形。錢財能不能收買他們的骨氣且不論,這一部分犒賞注定有一部分他們也是需要外散出去,比如資助館中貧寒學子之類。而且得于行臺如此厚賞,他們若再向學生索求進奉那就實在太無恥。即便有授業之恩,那些學子們大概心內也更加感懷行臺巨貨為他們換取到的進學機會。

    他們能在館院立足,也是有一部分輿論的支持,若真過于貪戀財貨而影響到德行風評,哪怕學問造詣再高,也要為人不恥,羞于從學。館下從學者稀疏,即便行臺不問,他們也沒有面目再待下去,只能落寞收場。散財者德行標立,囤積者面目可憎,這也是通行世道的一個道理。

    能在馨士館立館授業誠然是一樁榮耀和肯定,但若失去了這種資格,那么余生也就半廢了。所以一入館院深似海,自此便為行臺喉舌,這也是無可避免的。他們或是因才學而得彰顯,但卻為名聲捆綁拖累。

    當然時人不會關心行臺如此舉措用心奸險與否,他們能看到的只有行臺厚禮酬賢,單單一個勸學禮犒賞已是如此豐厚,再加上其他節慶禮俸,一個館院學士年收甚至超過品秩兩千石的高官。

    誰若再說行臺以巨貨綁架那些德才兼備的賢流,那真是恬不知恥。就算是心跡剖開坦然示眾,甘受捆綁者只怕也要洶涌如過江之鯽。所謂千金市骨,如此良機還不迎頭而上,一把老骨頭還要留在家中煲湯飲啊?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重庆市| 田东县| 正宁县| 精河县| 太和县| 稷山县| 沐川县| 安图县| 达尔| 巢湖市| 错那县| 铜鼓县| 元谋县| 张家川| 小金县| 滦南县| 辽中县| 江门市| 读书| 灵武市| 温泉县| 仁布县| 和平县| 兴业县| 盐源县| 阳谷县| 黑山县| 栖霞市| 宜春市| 上饶县| 深水埗区| 岗巴县| 寻乌县| 新郑市| 晴隆县| 古田县| 五原县| 和田县| 寿光市| 普安县|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