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 勢在必戰-《漢祚高門》
第(1/3)頁
洛上人如潮,萬戶居百坊。
雖然嚴格說起來,目下的洛陽城格局只是八十一坊,但真正的生民數目又何止萬戶。
啟泰六年行臺曾經做過一次比較細致的統計,當時洛陽城民戶合共四萬七千余戶。這還僅僅只是在籍的民戶,并不包括各地所征發的役力、戰場俘獲的苦役以及入洛拱衛的軍伍。
當然,現在這個數目已經不甚準確,啟泰六年的時候,洛陽城仍然還沒有營建完畢,規劃中最起碼有三分之一的坊區還處于閑置或者在建狀態。
啟泰七年的下半年,雖然黃河下游有大規模的戰事發生,但主要的動員還是集中在青、兗、徐三州之間,對于洛陽的經營與發展沒有造成太大的影響。
而啟泰七年又是行臺省裁事務的一年,隨著大將軍西巡長安,對于關中的全力復建告一段落,雖然緊接著又有陜北戰事展開,但那主要還是由各路軍府參與,此前派往長安的許多民戶役力則開始大規模回撤洛陽。
再加上數年前西征關中之際,所收撫的眾多苦役,他們以力償罪,在經過數年的勞作之后,也開始漸漸的放免入籍,主要的落籍地點便是洛陽。
所以盡管距離上一次的普查距離并不算太遠,但如今洛陽在籍民戶卻有了非常大幅度的增加,如今保守估計,洛陽城居民起碼已經達到六萬戶之多。
六萬戶的民眾,哪怕只是以最保守的五口之家來估算,洛陽城的居民,也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之多。同樣的,這也并不包括那些在役、在軍的卒力。
跟史上一些盛世都邑人口相比,洛陽城的三十萬人口并不算太出色。但如今的行臺,還沒有收盡故土、遠談不上大一統,且正式的大規模營建還是在啟泰改元之后,期間行臺還在全力推行西線戰略,到如今,已經將江東的建康城遠遠甩在了身后。
洛陽能夠在短短數年內擁有這么大的規模,主要還是大將軍在定亂關中、確立朝內第一人的地位后,同時也確定了興治思路,那就是全力推動區域中心節點的建設,以這些大邑作為節點構建網絡,達到提領區域的效果。
因是過去這幾年的時間里,不獨洛陽發展迅猛,另有江東的余杭、淮南的廣陵、淮北的彭城以及襄陽、江陵、豫章等地,俱都有著不同程度的進益。
將人力、物力集中于區域節點上,不獨獨能夠大幅度提升各種資源調度、配給的效率,更重要的則是能夠大幅度的降低行政管理上的成本。
雖然行臺過去這些年,也一直在培養庶務、吏事人才,并且配合以甲兵歸耕、入治鄉里,但若泛及所有在治區域,還并不能達到完全取代鄉里豪宗的地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盟|
望奎县|
正宁县|
从化市|
盐亭县|
海口市|
惠来县|
开江县|
隆安县|
合肥市|
泽州县|
隆昌县|
罗田县|
全南县|
恭城|
紫金县|
津南区|
南雄市|
长阳|
望城县|
通州区|
扬中市|
兴业县|
阳曲县|
山东省|
水富县|
特克斯县|
邵东县|
白山市|
广饶县|
花垣县|
平塘县|
潞西市|
扎鲁特旗|
葫芦岛市|
淮安市|
黔西县|
镇安县|
皮山县|
合作市|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