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5 謝公八陣-《漢祚高門》
第(1/3)頁
自沙河北望,曠野平廣,全無地勢險阻可供依仗。
在過去一段時間里,謝艾所率中路軍主力同樣面臨右翼兗州軍的問題,那就是機動力嚴重不足,包括奮武軍在內的騎兵力量都需要在后方游走撲殺、庇護后勤運輸路線。
而中路軍主力所面對的對手,又比上白的羯軍要強大得多,留鎮襄國的羯軍雖然軍權被分割,但麻秋手中所掌握的騎兵兵力最起碼有兩萬之眾。中路軍前鋒在到達沙河之際,兵數堪堪一萬五千余眾,是經過接連幾場的惡戰才在沙河立穩。
但就算如此,謝艾仍然沒有引部龜縮沙河大營中,而是有條不紊的從容布置,將麾下兵眾利用到極致,于襄國南面平野中從容鋪設開來。
襄國南面地形雖以平野為主,但也并非全無變化,林野、溝壑、沼澤等種種地形一應俱全,立足于這些現有的地理條件,在過去這段時間里,謝艾指揮各路兵眾、役力,壘土為丘、深挖壕溝,多設營壘,使得原本乏甚變化的襄國南郊步步險途,甚至就連襄國游騎都不敢隨意出城游蕩。
步騎對陣,騎兵是占據著絕對的優勢,機動離合,任意來去,首先已經立在了不敗之地。平野會戰,如果沒有堅固的營壘城池作為依仗,步卒可以說是待宰之眾,或能憑著裝備的精良得于自保,但反擊之力實在匱乏。
但戰爭之妙,就在于因地制宜、因勢利導的變化,兵法之奧妙,謝艾于沙河與襄國這一片天地中表現得可謂是淋漓盡致。
隨著后路各邊悉定,沙河大營也陸續得于增兵,特別是隨著謝奕所率騎兵填入右陣,整個沙河大營所擁兵眾已經達于三萬之眾,另有丁壯役力五萬余人。
如此龐大的軍力,謝艾并未以中軍獨重,而是層層外遣布設,以他中軍大帳所在的沙河大營形成一片闊及十數里的營盤。而隨著騎兵比例的增加,這一范圍仍在繼續擴大,到如今前陣已經推到近及襄國城池十數里外的郊野。
中軍大帳所在乃是一片規模不甚大的土丘,謝艾又命令兵卒役力將這片土丘壘土疊高,架設戰堡,務求營盤各處兵眾轉首便能看到中軍旗令之變化。
軍中能戰之卒并分十軍,除兩路游騎用以策應諸軍之外,余者八軍各自獨成一座大營,一座大營又分八小營,六十四營軍眾錯落分置,如星斗張合。諸營內外層次分明,所處位置、地勢不同,又搭配以不同的器械武備。各營之間距離有大有小,闊者將近里數,窄者連營而設。
整座營盤,極富變化,哪怕是知悉方面,也難推演全局,以至于交戰數月之久,襄國的羯軍甚至不知晉軍所擺設的陣勢乃是威名赫赫的古八陣。
八陣之名,古已有之,最早甚至可以追溯到黃帝麾下大將風后八陣,及后又有先秦穰苴八陣,漢八陣等等。先秦古法,今不可追,而漢八陣則就是漢時北擊匈奴的強大戰陣,其中不乏以步制騎的妙法。
今世所言八陣,則主要是三國蜀相諸葛亮所設武侯八陣,三國舊年,宣帝司馬懿對戰諸葛武侯,雖以強大之眾,不能破蜀寡弱之軍,以至于宣帝感慨諸葛亮天下奇才也。及至中朝,同樣不乏兵家鉆研武侯八陣,并增以器械之變化,使得陣勢越發強大。
八陣之名雖然赫赫,但如今王師之中能夠掌握的卻是稀少。一者陣圖繁多,而中朝舊籍至此已經多有不存,很難由一些缺失的典籍中得推全貌。二者便是變化繁復,非軍紀嚴明、訓練有素的精銳之眾不能成軍,否則不待敵軍攻來,單單中軍變幻旗令便足以讓各營軍眾無從接受并實施,自亂陣腳。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曲阳县|
宁夏|
高碑店市|
锡林郭勒盟|
西乡县|
龙山县|
道孚县|
宜丰县|
若羌县|
龙川县|
富顺县|
江陵县|
大庆市|
佛冈县|
滕州市|
嘉义市|
高安市|
准格尔旗|
洪湖市|
潞西市|
清苑县|
邢台县|
彭泽县|
海伦市|
五河县|
厦门市|
娱乐|
察雅县|
肇东市|
平安县|
九龙坡区|
磴口县|
九寨沟县|
饶河县|
安多县|
安平县|
淅川县|
亳州市|
屯留县|
阳江市|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