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老太太看著勤勞賢惠的劉桂英,再看看坐在那倒弄傳呼機的夏雨,一臉嫌棄。 看看英子,這才是四十歲的人該有的狀態。 她這老閨女跟老兒子,到現在跟沒長大的小孩一樣。 真愁人。 這沒結婚的,到老還是像個孩子,沒有家庭責任心。 也不知道操心油鹽醬醋。 剛要數落夏雨,夏雨的大哥大響了。 老太太只好把到嗓子眼的話又咽了回去。 夏雨走到門口接起了手提電話。 “我說了,這個工作我要接,你們盡快過來對接。” “抬什么價?這里是我的家鄉,沒有家鄉養育我,哪有我的今天?談工作的時候都給我態度好點,不要一口一個影后團隊,就鼻孔朝天。” “好,你們到了給我打電話。” 夏雨平時真就跟個小女孩一樣,妥妥的中年少女。 一旦投身工作,就氣場全開,連老太太都不敢說話。 老太太想到這么多年,他們都是靠女兒工作養著,內心又滿是心疼。 說到底,是她沒用,是她跟夏雷拖累了閨女,才讓她錯過了最好的結婚年齡。 林夏坐在一旁,看著夏雨,也是感慨萬千。 同齡人之間的差距能有多大? 夏雨跟劉桂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兩個不同環境造,就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命運,跟狀態。 無法對比說誰更幸福,劉桂英養育了三個孩子,對她來講,雖然坎坷,但也很有成就感。 夏雨作為影后,從世俗的眼光來講,她更成功。 但是人對成功的定義,并沒有統一的衡量標準。 自己幸福就好。 飯熟還要一會,夏老太太提議讓林夏帶著她們去胡同里轉一轉。 她想去最前頭那一片,看看自己曾經做過的老屋。 林夏對這邊不是很熟,三個人七拐八拐的轉悠了好幾個胡同,終于,老太太找到了記憶中的回家路。 “小雨,你還記得這個地方嗎?” “媽,我當然記得,但是我不想回憶。” 他們住在這里的時候,是生活最艱難的一段日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