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在打狗圍里,有三種情況是給狗助威。 一是,獵人發出“吜”的聲音,在狗的認知里,這個字等于加油、上啊的意思。 二是鳴槍,作為同伴,獵狗相信獵人。它們認為只要獵人一開槍,獵物就會被打死了。所以在這個時候,獵狗有多大勁兒,就使多大勁兒。 三是打圍中看見獵人靠近。這個時候獵狗為了護主,會回身拼盡全力。 當花小兒往山坡下跑的時候,遇見迎面而來的趙軍,它的第一反應就是回身與野豬搏斗。可當它轉身以后,卻是一步都跑不動了。 于是它便站在原地,張口發出示威的咆哮聲。 獸類之間的爭斗,氣勢是決定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花小兒沖著野豬一叫,野豬后屁股上傳來的疼痛感,讓它腳步一亂,速度瞬間就慢下來了。 這時,趙軍已瞄準野豬,摳動了扳機。 “嘭!嘭!嘭!” 一連三槍,野豬倒在雪地上,嘴巴抽搐著。 花小兒跑到野豬身旁,往豬身旁一趴,卻是連撕咬的力氣都沒有了。 趙軍走過來,往豬頭處一看,看那獠牙,尋思殺害大青的兇手應該是它沒錯。 趙軍把槍往肩上一背,從后腰拔出侵刀,上前把野豬翻得四蹄朝上,然后開膛取出豬心,一切兩半兒,遞給花小兒。 花小兒正伸著舌頭喘著粗氣,見趙軍伸手把豬心遞過來,花小兒微微扭過頭。 趙軍把豬心放在它面前,然后將豬腸子拽出來,掛在一旁的樹上。 今天不順,臨時抱抱神腳吧。 隨即趙軍又割下了一條野豬大腿,三百多斤的炮卵子,離遠都能聞見一股騷氣,肉也發柴、發硬,不如小黃毛子的肉好吃。 但這個豬腿,趙軍并不準備給人吃的,而是打算給狗吃的。畢竟家里還有四條狗呢,小熊、白龍、大黃都受傷了,得給些安慰。而小花是剛開始上山,就遭遇了敗仗,必須得給一些甜頭。 等趙軍把豬腿切下,并將豬腿上的皮扒了,花小兒才緩過來,它叼起豬心慢慢嚼下。 再將整個豬心都吃下以后,花小兒起身,晃了晃身子,甩開身上雪,又來在趙軍身旁趴下。 趙軍伸手在它頭上摸摸,心里暗下決定,這春獵自己就參加到這里了,明天早晨就和陶家人告辭,然后讓陶二寶幫著找個爬犁,把自己和李寶玉,外加四條傷狗都送回去。, 而且回去以后,讓花小兒也好好在家養著,從今晚后就不讓它上山了。 至于什么好狗死在山上的說法,趙軍也認同,但他沒辦法在花小兒不行的情況下,還領著它去送死。 想清楚了這些以后,趙軍起身背著豬腿,帶著花小兒往山下走。 等遇到民兵,趙軍告訴他們自己打著一頭野豬和一只黑熊,而且野豬在哪兒、黑熊在哪兒。 這些民兵看看趙軍,想信又不敢信,不信是因為趙軍太年輕了,真不像有這等本事的樣子。 趙軍也看出來了,便從棉襖內兜里拽出熊膽,而這就是最好的證明。 一看熊膽,民兵小隊長忙張羅著組織人手上山,但卻聽趙軍和他說,請他幫割兩只熊掌、一只熊腿,再送到陶二寶家。 一聽是陶家請來的客人,小隊長欣然答應下來。 趙軍帶著花小兒,一路回到陶二寶家里。進院就見那窩棚里只有小花一條狗在,想必其余的狗都被安排在屋里了。 趙軍到屋前拉開房門,就見李云香迎了出來。 李云香一見趙軍,就是一句:“趙軍吶,你可回來了。” 第(1/3)頁